明報「童悅讀」12月20日
多做寫作練習就能改善寫作能力?
每天都寫作,寫作成績就會提高?
參加寫作班,就可提昇寫作技巧?
以往執教鞭時,看到學生往往有「寫作恐懼症」。我也覺得英文寫作真的不容易。你先要就題目擬好的內容,定好文章結構,再用恰當的詞彙、句式、文法,把自己的想法用英文這外語寫出來。學生的困難有多面:內容生硬,不夠精彩;詞彙缺乏,就算有好點子都寫不出來;文法句式欠準確性等。要知道一個孩子的英文水平,一看他的寫作便能大致掌握得到。
那怎樣才可幫助孩子克服寫作的困難?多練習,多寫,我是贊同的。除此以外,還要怎樣做?老實說,自中五以後,我就沒有中文寫作過,二十多年了,可謂功夫已廢,那現在我又如何能順暢地寫分享呢?我的秘訣是多閱讀其他人的分享文章,觀察他們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我們日常中大多的學習都是先觀察,後仿做,游泳,網球,跳舞也如是。要寫作得好,也同樣要經歷閱讀別人的著作,繼而仿作,再創作。如果沒有經常讀一些好的作品,又怎樣可能寫出簡潔而且中主旨的文章呢?
所有作家都是熱愛閱讀的,他們都歸功閱讀為培養他們成為作家的功臣。曾經替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作電影配樂的大師久石讓先生也這樣說過:感動人心的創作95%是思考,閱讀和體驗,而餘下的5%才是靈感的乍現。寫作就是創作,創意的來源不是操練,而是大量的思考和閱讀。
要讓孩子閱讀好的作品,我會推介英國兒童文學大師 Ronald Dahl 的 “Magic Finger” 《神奇魔指》,因為做事內容很容易讓孩子明白故事創作的基本結構 -- 起,承,轉,合。《神奇魔指》描述一個女孩的指頭有神奇魔力,當她氣憤,失去控制的時候,全身先會變得很熱,右手的指頭也會開始產生帶著奔馳閃光的電流,而這電流會跳出去觸擊令她氣憤的人,他們身上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怪事。
故事的「起」以主角看到鄰家Mr. Gregg 和兩個兒子從森林中獵殺了一頭小鹿而火冒三丈。一句“ I PUT THE MAGIC FINGER ON THEM ALL! ” 勾起了孩子對神奇魔指的興趣。跟着,Ronald Dahl 以主角把老師的臉上生貓鬚,屁股長出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作例,讓孩子想想,那 Mr. Gregg 他們又會發生甚麼事呢?
故事的「承」就是跟着的發展。Roald Dahl以 Mr. Gregg 他們在池塘獵殺多隻野鴨的過程,帶領孩子慢慢進入高潮。
而故事的「轉」則是整個故事的高潮。Mr Gregg一家在睡夢中竟變成野鴨,起床時 赫然發現自己的雙手不見了,換成一雙大翅膀。起初他們還雀萬芬地飛來飛去,但當發現自己的家被變成人型的野鴨侵佔,才醒覺自己的處境是多麼可憐。
最後故事的「合」當然是問題的解决。當野鴨們向着Mr Gregg一家舉起獵槍時,Mr Gregg苦苦相求野鴨原諒他們,並承諾以後也不會再打獵。最終他們變回人型,並與所有動物和平共處。
孩子需要通過大量閱讀才能明白故事中起、承、轉、合的緊扣關係,也就是內容的精彩和趣味性所在。爸媽們,請耐心每天跟孩子閱讀,讓他把詞彙、句式、文法也一併一點一滴累積過來,英文寫作就能更得心應手。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默書高分又如何?
明報「童悅讀」12月15日
一位唸中三的男同學,英文默書每每零分。老師警誡他,若默書再不合格,便不准他留在足球校隊。男同學隨即就要求老師隨意圈出數段教科書的課文,給他四十分鐘溫習時間,然後考默 — 結果,是只錯了兩個字。於是,老師便贈他一句:「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做到。」想不到,這位同學卻狠狠回應道:「這有甚麼用?厚厚的英文書,就算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我能記得多少又如何?我從小學到現在,根本字字都不明白,句句都不理解,默來為甚麼?」
這是趙志成老師於《明報》跟讀者分享的一件教學小事。在老師長長的教學生涯裡面,這確是一件小事,寓意卻很是深長。你會怎樣回應那位男同學?默書高分,但默來為甚麼?我們孩子每天重覆在練習本操練,同樣,操練來做甚麼?我們的孩子會因默書高分,練習高分而喜愛英文嗎?他們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會因而得到裨益嗎?孩子真正享受學習的快樂嗎?究竟默書、考試能力,還是閱讀能力,才是一切能力的基礎?
台灣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女士為《閱讀,動起來》這書寫了一篇令家長老師們都深深反思的推薦序。她說:「我們的教育總是太用力,認真的父母和老師常常把孩子的時期填得滿滿的,唯恐少學了甚麼,孩子的生活也就在一個教室和一個教室之間擺盪著。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是人與書的對話,貧乏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失去了閱讀的憑藉,也因此沒有與書對話的能力。看似倍受關注的孩子,卻沒有自主的空間和時間,被安排的生活裡,完全失去了和喜歡的書偶然相遇的機會。我們似乎忘記了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自主的孩子才能交織出閱讀的動機和熱情啊!」且讓我大膽為張杏如女士的說話作伸延:孩子失去了閱讀的憑藉,不但因此失去了與書對話的能力,更因而失去了自我表達,抒發情懷的能力。
2007年底,台灣的天下雜誌舉辦「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請芬蘭、韓國、日本、香港等地的政策擬定及推動者,親自分享國際閱讀教學與推動經驗。 《閱讀,動起來》這書就此論壇的內容作深入報導。這書沒有艱深難明的數據分析,有的卻是許多真實而動人的閱讀故事分享,讓家長、教師從「感情面」認同閱讀的重要。這書還附上兩片DVD —台灣「希望閱讀」記錄片和2007「國際閱讀教育論壇」記錄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謝錫金博士在論壇中認定香港的中文閱讀成果能在六年間大豐收,這是因為政府、學校、家長,整個香港都「動起來」。香港的中文閱讀推廣做得很好,連台灣也來借鏡,這真是香港的驕傲。但願香港的英文閱讀推廣也有同樣的資源投入,政府、老師、家長「再動起來」!
話說回來,再回頭看看那中三同學痛苦的英語學習經歷,盼願我們也可齊齊推動「希望英語閱讀」工程,讓孩子從小就從愉悅的英語閱讀中學得終身適用的自學能力。
書名:閱讀,動起來
Reading, move on!
編著: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故事書替代教科書
明報「童悅讀」11月22日
在傳統教育下長大的父母及老師,對於以故事書作為教科書有何感覺?
Dr. Stephen Krashen是美國知名的第二語言學習研究者,其著作《閱讀的力量》中列舉多項研究結果,闡明「自由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對增進字彙、文法、寫作、口語、聽力等能力都有正面的效果,其效果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好。Dr. Krashen發現,只要是持續的閱讀,拼字、文法、字彙都是可以不教而懂的。
回想三個兒子的英語能力,也是從自由閱讀中培養得來的:我每天必定與他們閱讀英語故事,他們小三、小四時的英語能力在班中已非常突出,所以我認同在學校英語課加插大量閱讀時間。然而,實際上,香港有多少間小學的英語課是以閱讀為重?又有多少間學校會有「以故事替代教科書」的膽量?
其實,教育局在推動以閱讀為英語學習根基花了很大的努力。早在2004年,課程發展處已研製名為「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Reading(簡稱PLP-R)」的計劃,並在約100間小學為初小學生推行。透過一系列本土原創故事,孩子可接觸不同文體和故事情節。在課堂上,老師以分享閱讀的方法讓孩子建立對英語故事的喜好,增強朗讀的自信心。數年後,計劃更添了寫作部分,讓孩子透過協作學習,嘗試仿作及創意寫作。至於小四至小六,課程發展處已開始了伸延課程,現正在十多間學校試行。
教育局能這樣前瞻性地推行閱讀為主的教學課程,實令人鼓舞(詳情可於教育局網站下載,在主頁「搜尋」鍵入「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s」)。不過,欣慰之餘也擔心,因為PLP-R/W(Reading and Writing)只用去課程的一半時間,那剩餘的一半時間,學校會怎麼善用呢?
有部份學校正採用另外兩套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課程。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早於1999年始便在小學推行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計劃」。計劃分初小(IELP) 及高小(LLELP)兩階段,課程特點是以不同的教材照顧個別學習差異的學生。另一套是由青田教育設計的「陽光英語綜合教學法」,小一及小二用Magic Box小故事系列,小三至小六則用自行編製的「Ready to Go English Text Types」,材料選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故事。課程的其中一個特點,是要求孩子每天聆聽故事後要朗讀故事作家課。
此三個課程跟Dr. Krashen倡議的「自由閱讀」法當然不同,但如果學校是以閱讀為英語學習的根基,大可採用這類課程,再附加每天的默讀時段,讓孩子自由閱讀,為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奠下良好基礎,相信效果也異曲同工。
Book Info:
書名: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作者:Stephen D. Krashen
出版:心理出版社
內容:作者以此書提倡「自由自主閱讀」,從學術研究結果中展示閱讀與增進語文程度(書中所謂的「識字力」)的關係。全書分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引證「自由自主閱讀」,可全方位提升識字力;第二部分提供提升閱讀興趣的因素;第三部分則探討閱讀與寫作能力、看電視,及學習第二語言之間的關係。
在傳統教育下長大的父母及老師,對於以故事書作為教科書有何感覺?
Dr. Stephen Krashen是美國知名的第二語言學習研究者,其著作《閱讀的力量》中列舉多項研究結果,闡明「自由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對增進字彙、文法、寫作、口語、聽力等能力都有正面的效果,其效果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好。Dr. Krashen發現,只要是持續的閱讀,拼字、文法、字彙都是可以不教而懂的。
回想三個兒子的英語能力,也是從自由閱讀中培養得來的:我每天必定與他們閱讀英語故事,他們小三、小四時的英語能力在班中已非常突出,所以我認同在學校英語課加插大量閱讀時間。然而,實際上,香港有多少間小學的英語課是以閱讀為重?又有多少間學校會有「以故事替代教科書」的膽量?
其實,教育局在推動以閱讀為英語學習根基花了很大的努力。早在2004年,課程發展處已研製名為「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Reading(簡稱PLP-R)」的計劃,並在約100間小學為初小學生推行。透過一系列本土原創故事,孩子可接觸不同文體和故事情節。在課堂上,老師以分享閱讀的方法讓孩子建立對英語故事的喜好,增強朗讀的自信心。數年後,計劃更添了寫作部分,讓孩子透過協作學習,嘗試仿作及創意寫作。至於小四至小六,課程發展處已開始了伸延課程,現正在十多間學校試行。
教育局能這樣前瞻性地推行閱讀為主的教學課程,實令人鼓舞(詳情可於教育局網站下載,在主頁「搜尋」鍵入「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s」)。不過,欣慰之餘也擔心,因為PLP-R/W(Reading and Writing)只用去課程的一半時間,那剩餘的一半時間,學校會怎麼善用呢?
有部份學校正採用另外兩套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課程。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早於1999年始便在小學推行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計劃」。計劃分初小(IELP) 及高小(LLELP)兩階段,課程特點是以不同的教材照顧個別學習差異的學生。另一套是由青田教育設計的「陽光英語綜合教學法」,小一及小二用Magic Box小故事系列,小三至小六則用自行編製的「Ready to Go English Text Types」,材料選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故事。課程的其中一個特點,是要求孩子每天聆聽故事後要朗讀故事作家課。
此三個課程跟Dr. Krashen倡議的「自由閱讀」法當然不同,但如果學校是以閱讀為英語學習的根基,大可採用這類課程,再附加每天的默讀時段,讓孩子自由閱讀,為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奠下良好基礎,相信效果也異曲同工。
Book Info:
書名: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作者:Stephen D. Krashen
出版:心理出版社
內容:作者以此書提倡「自由自主閱讀」,從學術研究結果中展示閱讀與增進語文程度(書中所謂的「識字力」)的關係。全書分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引證「自由自主閱讀」,可全方位提升識字力;第二部分提供提升閱讀興趣的因素;第三部分則探討閱讀與寫作能力、看電視,及學習第二語言之間的關係。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爸媽們,來做孩子閱讀的最佳嚮導!
明報「童悅讀」11月15日
所有孩子都愛「聽」故事,大部份孩子還可以安靜地聽父母老師說十分鐘長的故事;但要孩子愛「閱讀」,自己拿著圖書閱讀故事,就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從聽故事到閱讀故事,父母無疑是孩子最合適的引導人,然而,父母也要先吸引孩子對故事書的興趣,才可跟孩子進行導讀。
怎樣才能吸引到孩子對一本英文故事書產生興趣?年紀小的孩子較容易入手,但若孩子已到二、三年級,且抗拒閱讀英文的故事書,爸媽就要加多一點耐性和創意,才能成功引導孩子喜愛英文書。
首先,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及閱讀能力挑選故事書。然後爸媽可以用不同的點子讓孩子對故事書產生興趣。就以”A Cat For Tom” (《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 下詳 )這本故事書為例,爸媽可以利用封面問孩子:「那個男孩子是在扮甚麼動物?」「我很怕貓的,你呢?」「為甚麼有些人喜歡養貓作寵物呢?」「我記得有一套音樂劇叫”Cats” ,十多個演員都扮成貓模樣在舞台上唱歌跳舞,你會想看嗎?」等等。孩子的回應不論長短,爸媽都要嘗試把孩子的注意力帶到故事書,還可以請孩子猜想封面上的Tom是想要一隻真貓,還是想當一個貓演員。
除了提問,爸媽亦可以放輕鬆一點,跟孩子玩玩扮動物或動物叫聲遊戲。七、八歲的孩子還是很天真活潑的,假如爸媽跟孩子一樣投入遊戲的話,他們定會興高彩烈地跟你玩個不亦樂乎的。
當孩子對故事的興趣被勾起了,爸媽便可朗讀故事內容。有些孩子比較喜歡看圖畫,爸媽就可先和孩子從頭到尾把圖畫看一次,讓孩子對故事內容有點認識及期盼才開始朗讀。很多爸媽都煩憂地訴說朗讀英語的困難,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準,影響孩子的學習。但我們要謹記,父母不是孩子的英文老師,父母跟孩子一起讀故事,目的不是要教孩子英語,而是參與一個親子的活動,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當然,若能添加一個學習效能,就最好不過了。所以,我亦一直都鼓勵及推介附有CD的英文故事書,效益一舉三得 — 親子、享受閱讀樂趣、聆聽地道英語發音。這對不諳英語的爸媽們更為重要。
近日到香港中央圖書館逛逛,看到滿滿的書架都是色彩繽紛的故事書,真的歡喜若狂;但當我嘗試尋找附有CD的英文圖書時,就發覺困難重重了。第一,現時的電腦程式沒有這個CD項目的搜尋支援方法,不能利用圖書電腦目錄搜尋。第二,單用肉眼也不可能找到附有CD的圖書,因為書背上沒有任何顏色貼紙以作識認,讀者必須逐本書拿出來,在封面上查看有沒有貼上「本書附有附件」的貼紙才能知道,簡直就像是大海撈針。問問圖書館助理,才得悉有一冊職員用的分類本,把附有附件的書籍詳列。讀者需要抄下書號,再到書架尋書。奇怪的是沙田圖書館的安排又不同,那裡沒有那分類本,反而附有附件的書均在書背上貼上橙色貼紙,方便讀者尋書。原來每所圖書館的做法都不一樣。爸媽們,下次到公共圖書館時,請問問管理員如何才能找到附有CD的讀書。我亦盼望公共圖書館能增加附有CD的英文故事書量,現有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如果能加設一個附有附件書籍的區域,就更能幫助爸媽們培養孩子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Book Info:
叢書名稱:《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 “Cambridge Storybooks”
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及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售價: 第一級別: ¥50
第二級別: ¥79
第三級別: ¥83
第四級別: ¥89
內容: 這叢書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編寫,共分四個級別。每個級別都包含18本故事書,一本教師/親子指南及一張MP3光盤。除了貼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外,到第三、四級還加插了戲劇讀本。第一、二級別較適合幼稚園及小一孩子,小二、小三孩子可試讀第三、四級別。每級別書目可到新東方圖書網(www.dogwood.com.cn)查看。
注意:些叢書只可在中國買到。如要購買,可到深圳書城,或於網上購買。
所有孩子都愛「聽」故事,大部份孩子還可以安靜地聽父母老師說十分鐘長的故事;但要孩子愛「閱讀」,自己拿著圖書閱讀故事,就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從聽故事到閱讀故事,父母無疑是孩子最合適的引導人,然而,父母也要先吸引孩子對故事書的興趣,才可跟孩子進行導讀。
怎樣才能吸引到孩子對一本英文故事書產生興趣?年紀小的孩子較容易入手,但若孩子已到二、三年級,且抗拒閱讀英文的故事書,爸媽就要加多一點耐性和創意,才能成功引導孩子喜愛英文書。
首先,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及閱讀能力挑選故事書。然後爸媽可以用不同的點子讓孩子對故事書產生興趣。就以”A Cat For Tom” (《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 下詳 )這本故事書為例,爸媽可以利用封面問孩子:「那個男孩子是在扮甚麼動物?」「我很怕貓的,你呢?」「為甚麼有些人喜歡養貓作寵物呢?」「我記得有一套音樂劇叫”Cats” ,十多個演員都扮成貓模樣在舞台上唱歌跳舞,你會想看嗎?」等等。孩子的回應不論長短,爸媽都要嘗試把孩子的注意力帶到故事書,還可以請孩子猜想封面上的Tom是想要一隻真貓,還是想當一個貓演員。
除了提問,爸媽亦可以放輕鬆一點,跟孩子玩玩扮動物或動物叫聲遊戲。七、八歲的孩子還是很天真活潑的,假如爸媽跟孩子一樣投入遊戲的話,他們定會興高彩烈地跟你玩個不亦樂乎的。
當孩子對故事的興趣被勾起了,爸媽便可朗讀故事內容。有些孩子比較喜歡看圖畫,爸媽就可先和孩子從頭到尾把圖畫看一次,讓孩子對故事內容有點認識及期盼才開始朗讀。很多爸媽都煩憂地訴說朗讀英語的困難,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準,影響孩子的學習。但我們要謹記,父母不是孩子的英文老師,父母跟孩子一起讀故事,目的不是要教孩子英語,而是參與一個親子的活動,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當然,若能添加一個學習效能,就最好不過了。所以,我亦一直都鼓勵及推介附有CD的英文故事書,效益一舉三得 — 親子、享受閱讀樂趣、聆聽地道英語發音。這對不諳英語的爸媽們更為重要。
近日到香港中央圖書館逛逛,看到滿滿的書架都是色彩繽紛的故事書,真的歡喜若狂;但當我嘗試尋找附有CD的英文圖書時,就發覺困難重重了。第一,現時的電腦程式沒有這個CD項目的搜尋支援方法,不能利用圖書電腦目錄搜尋。第二,單用肉眼也不可能找到附有CD的圖書,因為書背上沒有任何顏色貼紙以作識認,讀者必須逐本書拿出來,在封面上查看有沒有貼上「本書附有附件」的貼紙才能知道,簡直就像是大海撈針。問問圖書館助理,才得悉有一冊職員用的分類本,把附有附件的書籍詳列。讀者需要抄下書號,再到書架尋書。奇怪的是沙田圖書館的安排又不同,那裡沒有那分類本,反而附有附件的書均在書背上貼上橙色貼紙,方便讀者尋書。原來每所圖書館的做法都不一樣。爸媽們,下次到公共圖書館時,請問問管理員如何才能找到附有CD的讀書。我亦盼望公共圖書館能增加附有CD的英文故事書量,現有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如果能加設一個附有附件書籍的區域,就更能幫助爸媽們培養孩子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Book Info:
叢書名稱:《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 “Cambridge Storybooks”
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及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售價: 第一級別: ¥50
第二級別: ¥79
第三級別: ¥83
第四級別: ¥89
內容: 這叢書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編寫,共分四個級別。每個級別都包含18本故事書,一本教師/親子指南及一張MP3光盤。除了貼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外,到第三、四級還加插了戲劇讀本。第一、二級別較適合幼稚園及小一孩子,小二、小三孩子可試讀第三、四級別。每級別書目可到新東方圖書網(www.dogwood.com.cn)查看。
注意:些叢書只可在中國買到。如要購買,可到深圳書城,或於網上購買。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小六評估擬簡化 隔年考核
很高興看到教育局開始回應TSA問題,不過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好讓我們的孩子們 -- 香港的孩子們 -- 將來能在一個合理的環境下學習。不單是小六TSA,而是整個TSA制度都必須全面撿討。
******************************************************
2011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小六生下學期須應付呈分試、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及Pre-S1(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壓力沉重。教育局表示,檢討小六考核小組剛在上月底開始,就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建議提交教育局長。據悉,教育局接納最快今年起容許TSA、Pre-S1兩試由每年考核改為隔年考核,本港現時約有6萬名小六生,明年6月極大機會毋須應考TSA考試。
教育局發言人補充,檢討小組委員現正整理改善小六考核安排的意見,再交由教育局長孫明揚審批,以找出平衡提升學教成效和減輕學生壓力的方案。
明年6月勢毋須考TSA
當局自2004年起引入TSA,令忙於升中呈分試的小六生百上加斤。津小議會、資小校長會、教育評議會、小學教育領導學會及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今年初組成「五會」,聯署要求當局取消小六TSA,更不排除發動會員校「罷考」,杯葛明年6月舉行的TSA考試。
本報獲悉,由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領導的「小六考核工作小組」,於最近一次會議終說服學界,接納當局提議的「隔年考核」方案,即於本學年暫停TSA考試、保留Pre-S1試,並於來年復辦TSA、停辦Pre-S1,如此類推,推行至2014/15學年。
兩試合併恐產「考試怪物」
消息人士分析指出,學界本有意提議當局將兩試合併,但擔心會製造出另一批「考試怪物」,故打消念頭。經當局解說後,與會者已認同「隔年考核」是現時最可行、影響最小的做法,他說:「這樣做可即時紓緩小六生壓力,又可給予局方、學界數年時間『透氣』,有利進一步就小六考核問題,達到共識。」
明報記者 周婷
聽好了,聽夠了,才會說
明報「童悅讀」11月8日
「聆」—「令」有美好的意思。
「聽」—「聽」的右邊是「德」字的省略,有品行美好的意思。「」是指聖人。
「聆聽」—用耳朵傾聽美好的音樂和言語,讓自己的行為也能夠像聖人一樣好。
學習語言,不論是母語或外語,都是從聆聽開始。孩子用耳朵不斷吸收大人的說話,就像海綿一樣,儲藏在腦袋裡,一直在聽、在吸、在儲,直至他感覺「夠」了,那些話就會自然地「滲」出來。我曾有一位朋友帶著五歲的女兒到英國修讀課程。女兒每天都上當地的幼兒園,放學後就到公園跟其他孩子玩滑梯、捉迷藏。朋友起初很擔心,因為女兒一直都一聲不發,幼兒園的老師也說她從不跟別人用言語溝通,只是默默地跟著其他小朋友。但六個月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女兒有一天突然主動跟同學談話,一出口就是整句句子。可見足夠的聆聽機會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語環境」。
雖然香港是一個國際都市,但實際上我們的孩子是生活在一個單語的環境。除了學校的英文課外,孩子們可接觸到英語的機會其實很少。既然我們知道「多聽才會說」這個事實,爸媽們也就要親手製造一個讓孩子可多聆聽的英語環境。懂英語的爸媽們當然可跟孩子說說生活英語,但要讓孩子接觸到豐富的語境和詞彙,和準確的發音,還得每天和孩子一起聆聽英語故事。孩子愈大,愈需要恃續的聆聽以建立加碼的自信心,才會開口說英語。
在香港的書局並不容易找到附有CD的英語圖書,選擇也不太多。台灣在這方面則比香港做得好。民間出版商近年對聆聽重要性的感知度比較強,不少出版商都跟外國出版商合作,或自家制作英語CD圖書。本年書展我就在東西圖書攤位找到「Easy-To-Read」英文故事易讀系列,共有三個程度供選擇。
這系列圖書還附有AVCD,內含動畫VCD部份和CD部份。VCD部份內除了故事動畫外,還有故事摘要和人偶共演的故事表演。我覺得此部份很適合老師以此作為引子,吸引孩子閱讀故事書。我最欣賞的就是故事書後部份專門設計給父母老師們的讀後討論和伸延活動的好點子。如在中階的”The Bookstore Ghost” 「鬧鬼書店」,故事的主角布朗先生很喜歡談鬼的書籍,所以後來開了家書店,專門賣有關鬼的書,也在店中養自己喜歡的寵物 —貓;書中的貓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牠不像一般的貓喜歡魚,牠喜歡老鼠。編輯就建議父母老師們跟孩子討論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做一本”I Like” 的小書,讓孩子寫出、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另外的小點子還有設計鬼屋教室,鬼屋小把戲等。
對百忙的父母和老師來說,這些伸延學習參考實在是寶貴資源。請爸爸媽媽謹記,良好的英語能力是要每天一點一滴滾存下來的。所以,每天持之以恆陪伴孩子聆聽,觀看,開口朗讀十分鐘,讓孩子把聽英語故事變成習慣,他們便會自自然地喜歡上英語了。
Book Info:
書名: Easy-To-Read英文故事易讀系列(Level 1, 2, 3)
出版: 東西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此系列故事書分三個階級。初階有15本故事,中階有12本,高階有10本。初階故事的句型相對簡單,字彙亦有重覆,還配有軋型紙偶供父母跟孩子做角色扮演,演出故事小劇場。程度較適合幼稚園生。中階及高階的故事篇幅較長,適合初小孩子。
讀者可到東西圖書網站查閱各階級的故事內容:www.magnus.hk
「聆」—「令」有美好的意思。
「聽」—「聽」的右邊是「德」字的省略,有品行美好的意思。「」是指聖人。
「聆聽」—用耳朵傾聽美好的音樂和言語,讓自己的行為也能夠像聖人一樣好。
學習語言,不論是母語或外語,都是從聆聽開始。孩子用耳朵不斷吸收大人的說話,就像海綿一樣,儲藏在腦袋裡,一直在聽、在吸、在儲,直至他感覺「夠」了,那些話就會自然地「滲」出來。我曾有一位朋友帶著五歲的女兒到英國修讀課程。女兒每天都上當地的幼兒園,放學後就到公園跟其他孩子玩滑梯、捉迷藏。朋友起初很擔心,因為女兒一直都一聲不發,幼兒園的老師也說她從不跟別人用言語溝通,只是默默地跟著其他小朋友。但六個月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女兒有一天突然主動跟同學談話,一出口就是整句句子。可見足夠的聆聽機會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語環境」。
雖然香港是一個國際都市,但實際上我們的孩子是生活在一個單語的環境。除了學校的英文課外,孩子們可接觸到英語的機會其實很少。既然我們知道「多聽才會說」這個事實,爸媽們也就要親手製造一個讓孩子可多聆聽的英語環境。懂英語的爸媽們當然可跟孩子說說生活英語,但要讓孩子接觸到豐富的語境和詞彙,和準確的發音,還得每天和孩子一起聆聽英語故事。孩子愈大,愈需要恃續的聆聽以建立加碼的自信心,才會開口說英語。
在香港的書局並不容易找到附有CD的英語圖書,選擇也不太多。台灣在這方面則比香港做得好。民間出版商近年對聆聽重要性的感知度比較強,不少出版商都跟外國出版商合作,或自家制作英語CD圖書。本年書展我就在東西圖書攤位找到「Easy-To-Read」英文故事易讀系列,共有三個程度供選擇。
這系列圖書還附有AVCD,內含動畫VCD部份和CD部份。VCD部份內除了故事動畫外,還有故事摘要和人偶共演的故事表演。我覺得此部份很適合老師以此作為引子,吸引孩子閱讀故事書。我最欣賞的就是故事書後部份專門設計給父母老師們的讀後討論和伸延活動的好點子。如在中階的”The Bookstore Ghost” 「鬧鬼書店」,故事的主角布朗先生很喜歡談鬼的書籍,所以後來開了家書店,專門賣有關鬼的書,也在店中養自己喜歡的寵物 —貓;書中的貓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牠不像一般的貓喜歡魚,牠喜歡老鼠。編輯就建議父母老師們跟孩子討論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做一本”I Like” 的小書,讓孩子寫出、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另外的小點子還有設計鬼屋教室,鬼屋小把戲等。
對百忙的父母和老師來說,這些伸延學習參考實在是寶貴資源。請爸爸媽媽謹記,良好的英語能力是要每天一點一滴滾存下來的。所以,每天持之以恆陪伴孩子聆聽,觀看,開口朗讀十分鐘,讓孩子把聽英語故事變成習慣,他們便會自自然地喜歡上英語了。
Book Info:
書名: Easy-To-Read英文故事易讀系列(Level 1, 2, 3)
出版: 東西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此系列故事書分三個階級。初階有15本故事,中階有12本,高階有10本。初階故事的句型相對簡單,字彙亦有重覆,還配有軋型紙偶供父母跟孩子做角色扮演,演出故事小劇場。程度較適合幼稚園生。中階及高階的故事篇幅較長,適合初小孩子。
讀者可到東西圖書網站查閱各階級的故事內容:www.magnus.hk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TSA –小學教育的「超級大怪獸」
文章登於星期日明報 2011年12月
香港現在流行痛批「怪獸家長」、「港孩」,但我常認為絕大部份的家長,其實和可憐的孩子們一樣,都是畸型、扭曲的教育制度的犧牲者。其實,我們要討論這些現象,必須先要揪出他們背後在教育制度中潛藏着的大怪獸!
我家老三小三了,TSA大怪獸的魔咒也從今年開始了。每年六月,所有三年級生都要考「全港性系統評估」(簡稱TSA);而校方為了幫助同學更好應付這中英數的評估,下學期每星期就要課後補課兩次。問問同區的媽媽網絡,發現我們學校其實已相當温和,很多學校不是有提早上學或延遲放學補課,就是要學生買多本TSA練習本作家課,更甚的還會把課堂的一半時間作TSA練習。學校如臨大敵的佈陣,究竟這個TSA是何方神聖?
上考評局網站查看,原來TSA是「基本能力評估」的其中一部份,評估範疇為中文、英文及數學。「基本能力」是指「社會一般認為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課程中各主要學習階段必須掌握的能力和知識,它只代表課程的部份要求。」TSA在小三、小六及中三實施,首次小三的評估於2004年開始進行。教統局進行「基本能力評估」的原意是提供資料讓學生改進學習,也讓教師檢討和改善教學。願境是美好的,事實卻是學生自小一開始便要為TSA而操練,中英文教科書也是遷就TSA的考評內容而編寫。既然考評局亦指出TSA只代表課程的部份要求,那麼如果學校偏重TSA的操練,也就是說我們孩子的學習空間就被大大扼殺了。我也做過十多年的老師,我認為教學與評估的關係應該是「評核學生所學的」(Test what is taught) ,絕不是「只教學生會被評核的」(Teach what will be tested) 。
這麼本末倒置的學習狀況,原來教統局一早已知道。在教統局的網頁內找到總學校發展主任(語文教學支援)梁雪梅女士於2006年7月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勤力操練,可以成材?》(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5593&langno=2)梁女士痛心疾首的提問「只是為了不計算成績的系統評估,而要求學生進行大量操練,可能適得其反,令孩子失卻對學習的興趣。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值得嗎?」連教統局的官員也有此憂慮,我們做家長的,豈不更如熱鍋上的螞蟻?
就算TSA的本意是美好的,我還想多了解教統局認為的「基本能力」是怎樣測試的。自己曾是英語老師,較詳細地翻閱小三歷年的英文TSA閱讀及寫作試卷,赫然發現四年來考試時間雖然沒增加過(25分鐘),但考卷確實是愈來愈長,愈來愈深。先看看學生要閱讀的字數 — 2006年的閱讀卷字數是750字,而2011年的有約1050字,增加了40%!看來,這是速讀 (speed reading) 的評核遠多過是「基本能力」的評核。又莫非考評局認為我們的三年級孩子這四年來真的聰明伶俐了那麼多?
比對一下考卷內容也發現2010年的考卷明顯地艱深了很多。2006年的考卷其中一個部份的閱讀資料是一本書的書面和目錄。學生所要閱讀的資料非常直接簡單,如目錄就是只有6個章節的標題和頁數。但在2010年考卷的目錄就加添了章節內的小節標題,目錄不再只是6行,而是17行。孩子答每一條題目都要分析、理解、篩選更多的資料才能作出最適當的選擇。
考卷亦包括篇幅較長的文章,以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2006年有一封朋友寄來的信,約300字。8條選擇題中的答案有5條是用圖畫作選擇提示的。2010年則有兩篇長文章,一封老師給學生的信和一篇日記,每篇約150字。14條問題中只有3條的答案選擇是以圖畫作提示,其餘11題都是全文字提示。考卷既然長了又深了,即是說,教統局認為小三學生的英語詞彙及理解能力是在不斷提升吧!但這真的是事實嗎?負責出卷的考評局官員對於一般香港小三學生的英語能力掌握得有多清楚?他們有沒有「下鄉」到學校試教過?他們有沒有聽取過老師們的意見?
近半年來,TSA的禍害開始浮上水面。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5月28日舉辦了一個以TSA為主題的會長茶座。參與的老師們均認為TSA的政策必須作出改善,並指出TSA的六大弊端:(詳情可到 www.hkptu.org/education/?p=3987查看)
• 學生年紀太小不適宜接受評估
• TSA題目艱深,非小學生能應付
• 教育局向學校施壓,加速操練文化
• 補課太多,學生老師感疲累
• TSA結果加重教師壓力
• 考試過多,學生教師疲於奔命
我真的不明白,教育局稱TSA是「低風險的評估」,不會造成太大壓力,但事實正好相反。有老師在教協舉辦的TSA焦點小組訪談中指出固中可能的原因:
• 教育局的外評有四個範疇評定學生,其中一個是以TSA成績來評定學生表現。
• 教育局分區給辦學團體及校長壓力,將學校之間的成績比較,校長因而向老師施壓,要保持TSA成績良好。
• 流傳TSA成績會成為殺校依據。正因為有此憂慮,便更加要自保,把TSA成績修正。
真的希望教統局可以跟學校、家長解釋清楚這些老師們的控訴及憂慮是否屬實。究竟考評局對現時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語文程度有多了解?督學組有沒有誤導校長和老師們?課程發展局跟考評局有沒有就現時鋪天蓋地的操練情況商討過?多年以來,香港的教育制度都是考試主導,當年教統局的宣傳短片金句「求學不是求分數」,在無奈的爸媽們眼裡,除了感覺諷刺,苦笑一頓外,還可作甚麼?我們根本就是最被動的一群!
另外,香港小學教育領導學會、津貼小學議會、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及教育評議會亦於6-7月間,用問卷訪問了約一萬一千位小五、小六學生的家長,其中56%的家長認為應取消小六生的TSA。(http://paper.wenweipo.com) 那小三呢?小三,8歲而已,為甚麼這麼小就要經歷這些無謂的壓力?孩子還在天真爛漫地探索著世界的事物。初小,不是鼓勵和實行廣泛閱讀,奠定創意思維的最好時機嗎?就是一個TSA,就把整個學習領域壓縮得只像個皮球那麼小。小孩子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操練,恐怕換來的只有對學習的抗拒與恐懼。我同意適量的壓力是學習的推動力,但過量就物極必反。
看看芬蘭的孩子們,他們在針對15歲同學的「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劃」(PISA) 評比中,在「科學」、「數學」和「閱讀」素養領都得到很好的名次(香港也在前五名之列)。最特別的,在於學生成績的一致性,最高與最低成績之間的差距很小;不僅學校之間、學區之間,就連不同語言和經濟背景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比其他國家來得小。芬蘭人認為讓學生之間的差距縮小,要比拿到第一、第二或第三名都更加重要。
芬蘭沒有聯考制度,只做抽樣的全國性學習成果測驗,目的是要幫助學校,不是要控制學校,但也能在PISA中名列前茅。反觀香港,如老師對TSA提出控訴屬實,那TSA評估就如斷頭台一樣,只是,最終被「殺害」的,卻是我們的苦孩子。如果香港在國際評比中名列前茅的代價就是TSA和無盡的操練的話,我寧可不耍這表面的風光來換取給小朋友和家長們多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了。
香港現在流行痛批「怪獸家長」、「港孩」,但我常認為絕大部份的家長,其實和可憐的孩子們一樣,都是畸型、扭曲的教育制度的犧牲者。其實,我們要討論這些現象,必須先要揪出他們背後在教育制度中潛藏着的大怪獸!
我家老三小三了,TSA大怪獸的魔咒也從今年開始了。每年六月,所有三年級生都要考「全港性系統評估」(簡稱TSA);而校方為了幫助同學更好應付這中英數的評估,下學期每星期就要課後補課兩次。問問同區的媽媽網絡,發現我們學校其實已相當温和,很多學校不是有提早上學或延遲放學補課,就是要學生買多本TSA練習本作家課,更甚的還會把課堂的一半時間作TSA練習。學校如臨大敵的佈陣,究竟這個TSA是何方神聖?
上考評局網站查看,原來TSA是「基本能力評估」的其中一部份,評估範疇為中文、英文及數學。「基本能力」是指「社會一般認為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課程中各主要學習階段必須掌握的能力和知識,它只代表課程的部份要求。」TSA在小三、小六及中三實施,首次小三的評估於2004年開始進行。教統局進行「基本能力評估」的原意是提供資料讓學生改進學習,也讓教師檢討和改善教學。願境是美好的,事實卻是學生自小一開始便要為TSA而操練,中英文教科書也是遷就TSA的考評內容而編寫。既然考評局亦指出TSA只代表課程的部份要求,那麼如果學校偏重TSA的操練,也就是說我們孩子的學習空間就被大大扼殺了。我也做過十多年的老師,我認為教學與評估的關係應該是「評核學生所學的」(Test what is taught) ,絕不是「只教學生會被評核的」(Teach what will be tested) 。
這麼本末倒置的學習狀況,原來教統局一早已知道。在教統局的網頁內找到總學校發展主任(語文教學支援)梁雪梅女士於2006年7月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勤力操練,可以成材?》(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5593&langno=2)梁女士痛心疾首的提問「只是為了不計算成績的系統評估,而要求學生進行大量操練,可能適得其反,令孩子失卻對學習的興趣。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值得嗎?」連教統局的官員也有此憂慮,我們做家長的,豈不更如熱鍋上的螞蟻?
就算TSA的本意是美好的,我還想多了解教統局認為的「基本能力」是怎樣測試的。自己曾是英語老師,較詳細地翻閱小三歷年的英文TSA閱讀及寫作試卷,赫然發現四年來考試時間雖然沒增加過(25分鐘),但考卷確實是愈來愈長,愈來愈深。先看看學生要閱讀的字數 — 2006年的閱讀卷字數是750字,而2011年的有約1050字,增加了40%!看來,這是速讀 (speed reading) 的評核遠多過是「基本能力」的評核。又莫非考評局認為我們的三年級孩子這四年來真的聰明伶俐了那麼多?
比對一下考卷內容也發現2010年的考卷明顯地艱深了很多。2006年的考卷其中一個部份的閱讀資料是一本書的書面和目錄。學生所要閱讀的資料非常直接簡單,如目錄就是只有6個章節的標題和頁數。但在2010年考卷的目錄就加添了章節內的小節標題,目錄不再只是6行,而是17行。孩子答每一條題目都要分析、理解、篩選更多的資料才能作出最適當的選擇。
考卷亦包括篇幅較長的文章,以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2006年有一封朋友寄來的信,約300字。8條選擇題中的答案有5條是用圖畫作選擇提示的。2010年則有兩篇長文章,一封老師給學生的信和一篇日記,每篇約150字。14條問題中只有3條的答案選擇是以圖畫作提示,其餘11題都是全文字提示。考卷既然長了又深了,即是說,教統局認為小三學生的英語詞彙及理解能力是在不斷提升吧!但這真的是事實嗎?負責出卷的考評局官員對於一般香港小三學生的英語能力掌握得有多清楚?他們有沒有「下鄉」到學校試教過?他們有沒有聽取過老師們的意見?
近半年來,TSA的禍害開始浮上水面。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5月28日舉辦了一個以TSA為主題的會長茶座。參與的老師們均認為TSA的政策必須作出改善,並指出TSA的六大弊端:(詳情可到 www.hkptu.org/education/?p=3987查看)
• 學生年紀太小不適宜接受評估
• TSA題目艱深,非小學生能應付
• 教育局向學校施壓,加速操練文化
• 補課太多,學生老師感疲累
• TSA結果加重教師壓力
• 考試過多,學生教師疲於奔命
我真的不明白,教育局稱TSA是「低風險的評估」,不會造成太大壓力,但事實正好相反。有老師在教協舉辦的TSA焦點小組訪談中指出固中可能的原因:
• 教育局的外評有四個範疇評定學生,其中一個是以TSA成績來評定學生表現。
• 教育局分區給辦學團體及校長壓力,將學校之間的成績比較,校長因而向老師施壓,要保持TSA成績良好。
• 流傳TSA成績會成為殺校依據。正因為有此憂慮,便更加要自保,把TSA成績修正。
真的希望教統局可以跟學校、家長解釋清楚這些老師們的控訴及憂慮是否屬實。究竟考評局對現時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語文程度有多了解?督學組有沒有誤導校長和老師們?課程發展局跟考評局有沒有就現時鋪天蓋地的操練情況商討過?多年以來,香港的教育制度都是考試主導,當年教統局的宣傳短片金句「求學不是求分數」,在無奈的爸媽們眼裡,除了感覺諷刺,苦笑一頓外,還可作甚麼?我們根本就是最被動的一群!
另外,香港小學教育領導學會、津貼小學議會、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及教育評議會亦於6-7月間,用問卷訪問了約一萬一千位小五、小六學生的家長,其中56%的家長認為應取消小六生的TSA。(http://paper.wenweipo.com) 那小三呢?小三,8歲而已,為甚麼這麼小就要經歷這些無謂的壓力?孩子還在天真爛漫地探索著世界的事物。初小,不是鼓勵和實行廣泛閱讀,奠定創意思維的最好時機嗎?就是一個TSA,就把整個學習領域壓縮得只像個皮球那麼小。小孩子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操練,恐怕換來的只有對學習的抗拒與恐懼。我同意適量的壓力是學習的推動力,但過量就物極必反。
看看芬蘭的孩子們,他們在針對15歲同學的「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劃」(PISA) 評比中,在「科學」、「數學」和「閱讀」素養領都得到很好的名次(香港也在前五名之列)。最特別的,在於學生成績的一致性,最高與最低成績之間的差距很小;不僅學校之間、學區之間,就連不同語言和經濟背景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比其他國家來得小。芬蘭人認為讓學生之間的差距縮小,要比拿到第一、第二或第三名都更加重要。
芬蘭沒有聯考制度,只做抽樣的全國性學習成果測驗,目的是要幫助學校,不是要控制學校,但也能在PISA中名列前茅。反觀香港,如老師對TSA提出控訴屬實,那TSA評估就如斷頭台一樣,只是,最終被「殺害」的,卻是我們的苦孩子。如果香港在國際評比中名列前茅的代價就是TSA和無盡的操練的話,我寧可不耍這表面的風光來換取給小朋友和家長們多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了。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來自美國的孫悟空 — 好奇的佐治 (Curious George)
明報「童悅讀」10月11日
"This is George. He lived with his friend, the man with the yellow hat. He was a good little monkey, but he was always curious." 我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故事風靡世界各地的大小朋友;原來美國也有一隻靈猴Curious George,其頑皮可愛的模樣,同樣令孩子們廢寢忘餐地追看牠的故事。猴子的魅力可不少啊!
好奇,可使你眼界大開,亦可帶來無窮的麻煩事,甚至會讓你大禍臨頭。在Curious George的故事系列裡,這隻小猴子每每就是在好奇心驅使下,在學校、圖書館、醫院、工廠……不經意地變成「搗蛋王」,令身邊的人帶來不少麻煩。其實George是一隻善良的猴子,每次搗蛋都是牠動手動腳的學習過程(learning by doing)中的結果 — 這正是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寫照啊!讀著George的生活瑣事,孩子們很容易會把自己代入其中,爸媽們也較容易把故事的內容和孩子的生活扯上關係,讀完故事後的親子分享也就更如魚得水了。
Curious George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已有七十年的歷史。自40年代至今仍是小朋友的至愛,可見牠魅力非凡。Curious George的創造者是一對猶太夫婦Hans Rey和Margret Rey。他們不但創作故事,更親手繪畫插圖,兩夫婦能共同創建夢想,令人羨慕不已。早期的Curious George故事較為長篇,最精彩的七個故事收錄在《The Complete Adventures of Curious George一書內》,在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到,故事包括《Curious George Gets A Medal》、《Curious George Flies A Kite》及《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等。後期的故事都不是Rey夫婦的手筆,而是其他作者借用George這隻猴子和Hans的水彩插畫法寫成。這些故事較短篇,很適合幼稚園和初小的孩子們閱讀。不少Curious George故事書都附有CD,爸媽們可與孩子一起共聽共讀故事,讓孩子沉浸在地道的英語之餘,亦享受親子之樂,一舉多得。
我特別喜愛《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這故事,因為孩子看到可憐的George因吞下一片拼圖塊而要進醫院照X-光,做手術,必定會產生同情關愛的心。孩子的牲格是可透閱讀而受到影響的。除了情感教育外,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爸媽也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策略,包括集中力、猜想、聯想、預測、回想等。如果父母能多一點跟孩子作閱讀故事前後的討論和分享,孩子閱讀策略的培養就會事半功倍。
就以《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為例吧:我會先讀出故事和作者名稱,再讓孩子看看故事的封面,然後問些誘導性的問題以提起孩子的興趣,如你有沒有到過醫院?為甚麼?你感到害怕嗎?在醫院裡你會遇到甚麼人?為甚麼George要進醫院?故事完結後,爸媽也可問問孩子一些深化感受的問題。這不但可讓孩子回想故事的內容,還可讓孩子表達他們對故事及主角的感受。「Curious George闖了這麼大的禍,應不應該懲罰牠?」「如果你是病房的小孩,你會幫George說好話嗎?為甚麼?」「你有朋友進過醫院嗎?你有甚麼感受?」開始的分享時段可能需要爸媽先作「示範」,就算孩子只有一、兩句的回應也要加以鼓勵和讚賞啊!
從引起閱讀興趣,到專心閱讀、猜想、聯想、預測、回想,到最後與自己的生活連結,抒發感受,都需要爸媽們付出無限的愛心與耐心才能完成。愛孩子的爸媽們,努力!
Book Info:
Title: The Complete Adventures of Curious George
Writer: Margaret and H.A. Rey
Publisher: Houghton Mifflin Publishing Company
這書有兩個版本 - 附有CD和沒附有CD。書中收藏了七個Margaret和H.A. Rey的原創故事 - 《Curious George》、《Curious George Takes a Job》、《Curious George Rides a Bike》、《Curious George Gets A Medal》、《Curious George Flies A Kite》、《Curious George Learns the Alphabet》、及《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除了Curious George的歷史由來,書的後部還有作者其它作品的簡介和作者的生活照。
"This is George. He lived with his friend, the man with the yellow hat. He was a good little monkey, but he was always curious." 我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故事風靡世界各地的大小朋友;原來美國也有一隻靈猴Curious George,其頑皮可愛的模樣,同樣令孩子們廢寢忘餐地追看牠的故事。猴子的魅力可不少啊!
好奇,可使你眼界大開,亦可帶來無窮的麻煩事,甚至會讓你大禍臨頭。在Curious George的故事系列裡,這隻小猴子每每就是在好奇心驅使下,在學校、圖書館、醫院、工廠……不經意地變成「搗蛋王」,令身邊的人帶來不少麻煩。其實George是一隻善良的猴子,每次搗蛋都是牠動手動腳的學習過程(learning by doing)中的結果 — 這正是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寫照啊!讀著George的生活瑣事,孩子們很容易會把自己代入其中,爸媽們也較容易把故事的內容和孩子的生活扯上關係,讀完故事後的親子分享也就更如魚得水了。
Curious George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已有七十年的歷史。自40年代至今仍是小朋友的至愛,可見牠魅力非凡。Curious George的創造者是一對猶太夫婦Hans Rey和Margret Rey。他們不但創作故事,更親手繪畫插圖,兩夫婦能共同創建夢想,令人羨慕不已。早期的Curious George故事較為長篇,最精彩的七個故事收錄在《The Complete Adventures of Curious George一書內》,在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到,故事包括《Curious George Gets A Medal》、《Curious George Flies A Kite》及《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等。後期的故事都不是Rey夫婦的手筆,而是其他作者借用George這隻猴子和Hans的水彩插畫法寫成。這些故事較短篇,很適合幼稚園和初小的孩子們閱讀。不少Curious George故事書都附有CD,爸媽們可與孩子一起共聽共讀故事,讓孩子沉浸在地道的英語之餘,亦享受親子之樂,一舉多得。
我特別喜愛《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這故事,因為孩子看到可憐的George因吞下一片拼圖塊而要進醫院照X-光,做手術,必定會產生同情關愛的心。孩子的牲格是可透閱讀而受到影響的。除了情感教育外,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爸媽也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策略,包括集中力、猜想、聯想、預測、回想等。如果父母能多一點跟孩子作閱讀故事前後的討論和分享,孩子閱讀策略的培養就會事半功倍。
就以《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為例吧:我會先讀出故事和作者名稱,再讓孩子看看故事的封面,然後問些誘導性的問題以提起孩子的興趣,如你有沒有到過醫院?為甚麼?你感到害怕嗎?在醫院裡你會遇到甚麼人?為甚麼George要進醫院?故事完結後,爸媽也可問問孩子一些深化感受的問題。這不但可讓孩子回想故事的內容,還可讓孩子表達他們對故事及主角的感受。「Curious George闖了這麼大的禍,應不應該懲罰牠?」「如果你是病房的小孩,你會幫George說好話嗎?為甚麼?」「你有朋友進過醫院嗎?你有甚麼感受?」開始的分享時段可能需要爸媽先作「示範」,就算孩子只有一、兩句的回應也要加以鼓勵和讚賞啊!
從引起閱讀興趣,到專心閱讀、猜想、聯想、預測、回想,到最後與自己的生活連結,抒發感受,都需要爸媽們付出無限的愛心與耐心才能完成。愛孩子的爸媽們,努力!
Book Info:
Title: The Complete Adventures of Curious George
Writer: Margaret and H.A. Rey
Publisher: Houghton Mifflin Publishing Company
這書有兩個版本 - 附有CD和沒附有CD。書中收藏了七個Margaret和H.A. Rey的原創故事 - 《Curious George》、《Curious George Takes a Job》、《Curious George Rides a Bike》、《Curious George Gets A Medal》、《Curious George Flies A Kite》、《Curious George Learns the Alphabet》、及《Curious George Goes To The Hospital》。除了Curious George的歷史由來,書的後部還有作者其它作品的簡介和作者的生活照。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爬進奇妙樹屋裏,你的快樂必得到!(Magic Tree House)
明報「童悅讀」10月18日
「閱」 — 看、檢視;經歷
「兌」 —「悅」的省略
「閱」的本義是在門內計算,因為不用出門就能檢視人或物的數量多寡,所以心情便會很愉悅。那麼,「閱讀」就是通過一篇文章或一個故事,得到一個快樂愉悅的經歷。對,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個經歷,因為每一個故事的主角都可以帶孩子一起探險:穿梳過去與未來,到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甚至是神話世界,一起感受喜怒哀樂。
自1992年,一對美國小兄妹Jack和Annie,就藉著他們的冒險故事,讓全世界的孩子遊遍世界各地,更到不同時空旅行。至今天,單在北美洲,他們的故事系列叢書已售出74萬本;去年,他們的”Christmas in Camelot”歷險故事更以百老匯式的合家歡音樂劇搬上美國舞台。這套系列叢書就是享譽盛名的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
哥哥Jack,八歲半,喜歡看書,是個理性冷靜的小男孩;至於七歲的妹妹Annie,就喜愛幻想與冒險,而且勇於嘗試。某天,他們在森林裡偶然發現了一間堆滿書的神奇樹屋。這樹屋就像多啦A夢的時光機一樣,每當他們指著一本書,神奇樹屋就把他們帶到那本書的地方裡。
如果你的孩子對歷史和科普知識有濃厚興趣,而在閱讀方面比較偏食,那你可向他推介Magic Tree House系列。我很佩服作者Mary Pope Osborne的智慧,能夠把歷史、文化、魔法、神話、地理等不同面向的知識,透過孩子的冒險,簡單而有趣生動地介紹給孩子 — 確實有很多小讀者在網上分享,因為接觸了Magic Tree House,他們對閱讀甚至各學科都產生了興趣。孩子會回到過去不同的時代,如恐龍時代、冰河時期、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又會遇上不同的人,如海盜、日本忍者、維京人、莎士比亞、秦始皇等;亦會到亞馬遜森林、深海、非洲草原、北極、印度等地方,跟不同的動物相遇。
作者能寫出這麼多的讀本,帶讀者穿過時間、跨越空間,這和她的成長經歷很有關連。Mary父親是一位軍人,自少便跟著爸爸到不同地區生活;她十五歲時已進過八間學校,住過十三間房子。大學畢業後,Mary遊遍歐洲,亞洲。基於這些豐富的遊歷,才令Mary擁有無限的想象力與聯想力。我自問沒有能力帶孩子遊歷世界,但透過閱讀這類型的歷險奇幻故事,亦可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與主角一同「經歷」和「體會」不同的文化與歷史事情。
「閱讀」,是很有趣的,可持續的「經歷」呀!不單父母,老師也可在課堂上朗讀給孩子聽,引起興趣後,孩子們便會自己『追』看下去。台灣的老師們甚至把這系列作為教材融合於不同科目教導中。香港的老師們也可一試故事教學!
Book Info:
Title: Magic Tree House
Author: Mary Pope Osborn
Publisher: Random House
首28集篇幅較短,29-46集篇幅較長,字體較小,比較適合閱讀能力較強的孩子。
第47集擬定2011年尾出版。第48集將於2012年7月出版。另有CD Audio Books配合。
另外,24本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Research Guides已面世。緊貼主集的內容,主題包括Dinosaurs,Rain Forests,Ancient Greece,Tsunamis,Leonardo da Vinci等。
台灣小天下出版社有中英雙語版,網上亦有以地圖及時間線的搜尋器協助孩子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頗有趣的,網址:www.gkids.com.tw/magic_tree_house。
「閱」 — 看、檢視;經歷
「兌」 —「悅」的省略
「閱」的本義是在門內計算,因為不用出門就能檢視人或物的數量多寡,所以心情便會很愉悅。那麼,「閱讀」就是通過一篇文章或一個故事,得到一個快樂愉悅的經歷。對,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個經歷,因為每一個故事的主角都可以帶孩子一起探險:穿梳過去與未來,到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甚至是神話世界,一起感受喜怒哀樂。
自1992年,一對美國小兄妹Jack和Annie,就藉著他們的冒險故事,讓全世界的孩子遊遍世界各地,更到不同時空旅行。至今天,單在北美洲,他們的故事系列叢書已售出74萬本;去年,他們的”Christmas in Camelot”歷險故事更以百老匯式的合家歡音樂劇搬上美國舞台。這套系列叢書就是享譽盛名的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
哥哥Jack,八歲半,喜歡看書,是個理性冷靜的小男孩;至於七歲的妹妹Annie,就喜愛幻想與冒險,而且勇於嘗試。某天,他們在森林裡偶然發現了一間堆滿書的神奇樹屋。這樹屋就像多啦A夢的時光機一樣,每當他們指著一本書,神奇樹屋就把他們帶到那本書的地方裡。
如果你的孩子對歷史和科普知識有濃厚興趣,而在閱讀方面比較偏食,那你可向他推介Magic Tree House系列。我很佩服作者Mary Pope Osborne的智慧,能夠把歷史、文化、魔法、神話、地理等不同面向的知識,透過孩子的冒險,簡單而有趣生動地介紹給孩子 — 確實有很多小讀者在網上分享,因為接觸了Magic Tree House,他們對閱讀甚至各學科都產生了興趣。孩子會回到過去不同的時代,如恐龍時代、冰河時期、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又會遇上不同的人,如海盜、日本忍者、維京人、莎士比亞、秦始皇等;亦會到亞馬遜森林、深海、非洲草原、北極、印度等地方,跟不同的動物相遇。
作者能寫出這麼多的讀本,帶讀者穿過時間、跨越空間,這和她的成長經歷很有關連。Mary父親是一位軍人,自少便跟著爸爸到不同地區生活;她十五歲時已進過八間學校,住過十三間房子。大學畢業後,Mary遊遍歐洲,亞洲。基於這些豐富的遊歷,才令Mary擁有無限的想象力與聯想力。我自問沒有能力帶孩子遊歷世界,但透過閱讀這類型的歷險奇幻故事,亦可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與主角一同「經歷」和「體會」不同的文化與歷史事情。
「閱讀」,是很有趣的,可持續的「經歷」呀!不單父母,老師也可在課堂上朗讀給孩子聽,引起興趣後,孩子們便會自己『追』看下去。台灣的老師們甚至把這系列作為教材融合於不同科目教導中。香港的老師們也可一試故事教學!
Book Info:
Title: Magic Tree House
Author: Mary Pope Osborn
Publisher: Random House
首28集篇幅較短,29-46集篇幅較長,字體較小,比較適合閱讀能力較強的孩子。
第47集擬定2011年尾出版。第48集將於2012年7月出版。另有CD Audio Books配合。
另外,24本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Research Guides已面世。緊貼主集的內容,主題包括Dinosaurs,Rain Forests,Ancient Greece,Tsunamis,Leonardo da Vinci等。
台灣小天下出版社有中英雙語版,網上亦有以地圖及時間線的搜尋器協助孩子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頗有趣的,網址:www.gkids.com.tw/magic_tree_house。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Steve Jobs: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剛過世的蘋果電腦CEO Steve Jobs 2005年(他被診斷出癌症一年後)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的一篇演講,我找來給孩子們讀一下,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和孩子分享的話也可以自選最感動或有趣的段落,如Steve Jobs演辭的「第一個故事」就很適合給孩子們讀一下,就是英語原文也不太難看懂。
Jobs退學之後醉心鑽研書法,後來引發他在第一代Macintosh電腦引進活版印刷字體。他說:「我沒預期過學的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當我還在大學裏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在一起,但是這在十年後回顧,就顯得非常清楚」。今天我們要孩子們學習,又會不會讓他們學看起來沒甚麽用,但他們又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呢?
畢業典禮演講(Commencement Speeches) 是美國大學的優良傳统,大家在這網站可以找到其他值得一看的演說辭: http://www.humanity.org/voices/commencements/ 。同樣適合青年人一讀的就有微軟CEO Bill Gates 2007年及J K Rowling 2008年在哈佛大學的演講。
Steve Jobs
Palo Alto , California USA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Find What You Love.”
Commencement addres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June 12, 2005
----------------------------------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自由、平等、民主的教育 -- 英國Summerhill School 90周年慶
趙永佳 何美儀
時間回到1921年:出生在蘇格蘭的AS Neil在德國德累斯頓附近的Hellerau創立了Summerhill School(夏山學校)的前身New School;1927年,Neil把學校輾轉搬到英國Suffolk的Leiston。從此,英國的教育史上便添上「夏山學校」這個響亮的名字。
夏山學校是英國教育界的異類,多年來都在反抗社會的主流。它們被統稱為民主或自由學府(democratic or free schools),夏山則是當中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一員。至於香港,位於屯門的自然學校也是師法夏山,其教學方法與理念有不少相似之處,讀者可參看我們早前文章。(「非典」港媽港爸奮鬥記(中)—難為了資優孩子,《明報》,7月17日)
轉眼間,今年就是夏山的90周年紀念,在八月中的時候,在校學生與家長,還有歷年舊生,齊集在一起慶祝學校的90周年紀念。與此同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特意找來12位夏山的舊生,細說他們對母校的回憶。
舊生之一的Angela Neustatter是《衛報》記者與雜誌編輯,在1954年11歲時開始在夏山上學,其祖母Lillian Neustatter更是夏山的創辦人之一。作為「元祖級」舊生,她覺得民主教育是夏山最寶貴的地方之一。在學校的民主大會中他們會討論表決爭議,並決定刑罰。Angela Neustatter特別提及夏山的民主管班,如何讓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做甚麼也可以的小孩」(do-as-you-like-kids)。
據她憶述,當年有一位被名校Harrow踢出來的同學,在轉到夏山之後,「突然」自由,於是肆無忌憚的在學校又跑又叫,還常常說髒話。有一次,他在兩天之間打破了學校23塊窗戶,就在他正想拾起石塊扔向第24塊窗時,校長Neil卻出人意表地拾起了另一塊石頭,搶在他之前把窗戶打破。那位同學之後竟然就靜下來,還成為校內「最可愛」的同學之一,後來更當了英國著名樂隊Pink Floyd的監製。
這樣的另類教育,現在看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放在幾十年前的社會,那種對學校的質疑與壓力,可想而知。事實上,當時主流社會對夏山學校確實有不少憂慮,懷疑夏山的學生在「不想上課,就不上課」的共識下能否認真學習。對此,Angela Neustatter回應,學生在野外玩夠玩膩之後,反而會更享受沒有壓力的課堂。
然而,Angela Neustatter也提到夏山不足之處:老師和教學素質的參差。由於經費不足,雖然部份老師非常棒,但也有老師任教前顯然不清楚,甚至不認同夏山的理念,教學表現也自然良莠不齊。學生表現方面,她也坦承她的數學確實很爛,但並沒有因此而應驗了主流社會對夏山這類「烏托邦」式學校的悲觀預言,認為夏山的學生將不能適應「外面」的社會。「反而,我有一個完滿的職業生涯,而夏山給我的就是對未來的樂觀態度與活在世上的喜悅。」
雖然在《衛報》上撰寫回憶的舊生大多是文化工作者,例如藝術家、作家、教育工作者、設計師,但也有一位牙醫;夏山的知名校友,還包括兩位在著名大學教授教育與數學的學者。由此可見,夏山的畢業生不一定是我們眼中「特立獨行」的人,是否「適應」外面所主張的生活並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如何在並不完美的世界裡自處,活出自我,活得自在,才是夏山各位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夏山舊生對學校的追憶,和我家老二在「自然學校」的經歷可謂「一模一樣」:進校初期的「狂野」階段、釋放壓力後的反叛、「玩膩」之後對學習的渴求、民主教育的震撼與得著等等,都是他在自然學校難忘的回憶。夏山是由初中直通到中五的學校,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如何在「放任」的氛圍下成長,是我很感興趣的問題:夏山的學生如何渡過青少年的反叛期?學校又是如何處理?(事實上,Angela Neustatter就特別提到性問題,也有其他舊生提到吸食大麻的經驗;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問題在英國主流學校並不罕見,甚至可能比夏山更嚴重!)這些問題都是當前只設有小學的自然學校所沒有的經驗,更是將來在香港推動同類的中學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當然,要容納到夏山這類非主流的學校,對於當地政府及社會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使聲譽顯赫如夏山,它過去90年的歷史中,亦不乏爭議,其中最嚴重的要算是1999年,險些被工黨政府的教育部門關閉。
當時的教育大臣在視學報告的引導下認為,非強制上的課制度並不可行,對學生會有不良影響,所以下令夏山如不改制,就得勒令關閉。為此,夏山學校決定在法院抗辯,結果是政府投降,提出和解並承諾以後的視學會參考夏山獨特的辦學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夏山的師生貫徹其民主作風,當場就在法庭舉行全民大會,討論和解方案,最後全票通過,殺校危機才得以解除。在2007年,政府發表和解後的第一份視學報告,對夏山的評價也變得正面,認為「(夏山)學生的個人發展,包括精神、道德、社會和文化方面,都很突出」,惟一對夏山的批評是在學校門廊的一塊破地毯,以及夏山沒有為殘疾學生作出特別照顧(因為夏山缺乏資源改建校舍以照顧殘疾學生)。
90年來,夏山學校給了不少學生一段段難忘經歷,它的理念,它的精神,更在歐洲、北美、台灣、日本等地植根,也有近一半的學生是由海外入讀。在香港,帶著「夏山精神」種子的自然學校於2007年創立,雖然只有短短4年歷史,學校也在今年開始舉辦「吾讀中學」暑期中學實驗課程,開始走出自己的新一步。寄望將來香港的小朋友也可以和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下「自主學習」。
《The Guardian》相關報導:
Angela Neustatter. “Summerhill school and the do-as-yer-like kids” 19 August 2011.
Jessica Shepherd. “So, kids, anyone for double physics? (But no worries if you don't fancy it)” 1 December 2007
時間回到1921年:出生在蘇格蘭的AS Neil在德國德累斯頓附近的Hellerau創立了Summerhill School(夏山學校)的前身New School;1927年,Neil把學校輾轉搬到英國Suffolk的Leiston。從此,英國的教育史上便添上「夏山學校」這個響亮的名字。
夏山學校是英國教育界的異類,多年來都在反抗社會的主流。它們被統稱為民主或自由學府(democratic or free schools),夏山則是當中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一員。至於香港,位於屯門的自然學校也是師法夏山,其教學方法與理念有不少相似之處,讀者可參看我們早前文章。(「非典」港媽港爸奮鬥記(中)—難為了資優孩子,《明報》,7月17日)
轉眼間,今年就是夏山的90周年紀念,在八月中的時候,在校學生與家長,還有歷年舊生,齊集在一起慶祝學校的90周年紀念。與此同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特意找來12位夏山的舊生,細說他們對母校的回憶。
舊生之一的Angela Neustatter是《衛報》記者與雜誌編輯,在1954年11歲時開始在夏山上學,其祖母Lillian Neustatter更是夏山的創辦人之一。作為「元祖級」舊生,她覺得民主教育是夏山最寶貴的地方之一。在學校的民主大會中他們會討論表決爭議,並決定刑罰。Angela Neustatter特別提及夏山的民主管班,如何讓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做甚麼也可以的小孩」(do-as-you-like-kids)。
據她憶述,當年有一位被名校Harrow踢出來的同學,在轉到夏山之後,「突然」自由,於是肆無忌憚的在學校又跑又叫,還常常說髒話。有一次,他在兩天之間打破了學校23塊窗戶,就在他正想拾起石塊扔向第24塊窗時,校長Neil卻出人意表地拾起了另一塊石頭,搶在他之前把窗戶打破。那位同學之後竟然就靜下來,還成為校內「最可愛」的同學之一,後來更當了英國著名樂隊Pink Floyd的監製。
這樣的另類教育,現在看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放在幾十年前的社會,那種對學校的質疑與壓力,可想而知。事實上,當時主流社會對夏山學校確實有不少憂慮,懷疑夏山的學生在「不想上課,就不上課」的共識下能否認真學習。對此,Angela Neustatter回應,學生在野外玩夠玩膩之後,反而會更享受沒有壓力的課堂。
然而,Angela Neustatter也提到夏山不足之處:老師和教學素質的參差。由於經費不足,雖然部份老師非常棒,但也有老師任教前顯然不清楚,甚至不認同夏山的理念,教學表現也自然良莠不齊。學生表現方面,她也坦承她的數學確實很爛,但並沒有因此而應驗了主流社會對夏山這類「烏托邦」式學校的悲觀預言,認為夏山的學生將不能適應「外面」的社會。「反而,我有一個完滿的職業生涯,而夏山給我的就是對未來的樂觀態度與活在世上的喜悅。」
夏山學生在民主大會中舉手表決
雖然在《衛報》上撰寫回憶的舊生大多是文化工作者,例如藝術家、作家、教育工作者、設計師,但也有一位牙醫;夏山的知名校友,還包括兩位在著名大學教授教育與數學的學者。由此可見,夏山的畢業生不一定是我們眼中「特立獨行」的人,是否「適應」外面所主張的生活並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如何在並不完美的世界裡自處,活出自我,活得自在,才是夏山各位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夏山舊生對學校的追憶,和我家老二在「自然學校」的經歷可謂「一模一樣」:進校初期的「狂野」階段、釋放壓力後的反叛、「玩膩」之後對學習的渴求、民主教育的震撼與得著等等,都是他在自然學校難忘的回憶。夏山是由初中直通到中五的學校,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如何在「放任」的氛圍下成長,是我很感興趣的問題:夏山的學生如何渡過青少年的反叛期?學校又是如何處理?(事實上,Angela Neustatter就特別提到性問題,也有其他舊生提到吸食大麻的經驗;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問題在英國主流學校並不罕見,甚至可能比夏山更嚴重!)這些問題都是當前只設有小學的自然學校所沒有的經驗,更是將來在香港推動同類的中學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當然,要容納到夏山這類非主流的學校,對於當地政府及社會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使聲譽顯赫如夏山,它過去90年的歷史中,亦不乏爭議,其中最嚴重的要算是1999年,險些被工黨政府的教育部門關閉。
當時的教育大臣在視學報告的引導下認為,非強制上的課制度並不可行,對學生會有不良影響,所以下令夏山如不改制,就得勒令關閉。為此,夏山學校決定在法院抗辯,結果是政府投降,提出和解並承諾以後的視學會參考夏山獨特的辦學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夏山的師生貫徹其民主作風,當場就在法庭舉行全民大會,討論和解方案,最後全票通過,殺校危機才得以解除。在2007年,政府發表和解後的第一份視學報告,對夏山的評價也變得正面,認為「(夏山)學生的個人發展,包括精神、道德、社會和文化方面,都很突出」,惟一對夏山的批評是在學校門廊的一塊破地毯,以及夏山沒有為殘疾學生作出特別照顧(因為夏山缺乏資源改建校舍以照顧殘疾學生)。
90年來,夏山學校給了不少學生一段段難忘經歷,它的理念,它的精神,更在歐洲、北美、台灣、日本等地植根,也有近一半的學生是由海外入讀。在香港,帶著「夏山精神」種子的自然學校於2007年創立,雖然只有短短4年歷史,學校也在今年開始舉辦「吾讀中學」暑期中學實驗課程,開始走出自己的新一步。寄望將來香港的小朋友也可以和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下「自主學習」。
《The Guardian》相關報導:
Angela Neustatter. “Summerhill school and the do-as-yer-like kids” 19 August 2011.
Jessica Shepherd. “So, kids, anyone for double physics? (But no worries if you don't fancy it)” 1 December 2007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Horrid Henry -- Declan's Review
Horrid Henry is a typical British boy. Causes troubles, hates girls, and loves money. He does wicked deeds such as dumping his little brother, Perfect Peter in the bin, and scaring all the money off Peter as well. He is said to have brown hair and a strong sense of humor. He hates girls, especially his arch-rival Moody Margaret, but sometimes plays with her because she is VERY rich and has tons of toys. His best friend is Rude Ralph, another rude and horrid boy. They often work together to trick Peter. Henry is also the leader of the Purple Hand Gang.
Henry is the star of the TV and book series Horrid Henry, which features daily aspects of his life, such as his ongoing battle with Miss Battleaxe, the worst teacher ever, having turf wars with their rival The Secret Club, and prank his smelly toady little brother. It is very funny and most boys like to read them because it is very much like their own life. This series is a page flipping work of art, there’s no turning back once you start!
I LOVE this series. The characters are wicked, the story is funny and the illustrations are absolutely EPIC. If hope MY life could be like that, battling teachers, adults and girls till’ the day ends! Wow!
Way to go Francesca Simon! You really have out done yourself this time! Since its publishing it has sky-rocketed into a best-seller, and more books are published all the time.
Henry is the star of the TV and book series Horrid Henry, which features daily aspects of his life, such as his ongoing battle with Miss Battleaxe, the worst teacher ever, having turf wars with their rival The Secret Club, and prank his smelly toady little brother. It is very funny and most boys like to read them because it is very much like their own life. This series is a page flipping work of art, there’s no turning back once you start!
I LOVE this series. The characters are wicked, the story is funny and the illustrations are absolutely EPIC. If hope MY life could be like that, battling teachers, adults and girls till’ the day ends! Wow!
Way to go Francesca Simon! You really have out done yourself this time! Since its publishing it has sky-rocketed into a best-seller, and more books are published all the time.
Horrid Henry── 讓孩子釋放壓力的小鬼
讀書好 No. 49, Oct 2011
回想小時候的自己,曾否有以下妙想天開的渴望:把麻煩的弟弟賣掉;把富有表哥的聖誕禮物搶過來;假期整天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嚴苛的班主任被召入校長室,被痛罵一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天使和魔鬼兩面,不過我們一般會把魔鬼的一面隱藏起來。
受讀者歡迎的討厭小童
“Horrid”解作討厭頂透,令人厭惡、反感的。單看名字,就可以想像Horrid Henry這個小鬼就像魔鬼的化身,集所有「黑暗」於一身──懶惰、貪吃、不愛上學、超級電視迷、搗蛋、與老師作對、不守規則……總之,所有負面的行為舉 止都在他身上出現。雖然Horrid Henry是這麼讓人痛恨,但他卻於今年二月榮登全英國圖書館首十名最多讀者借閱的圖書。
我家三個男孩子都是Horrid Henry的超級粉絲,不單覺得故事情節很惹笑,Horrid Henry更可能是他們心中的「大英雄」:敢作敢為,又膽大包天,會把他們現實中不會或不敢作的搗蛋事付諸實行。故事中所有角色的性格都很鮮明,我特別敬佩作者Francesca Simon能把每一個角色都套上一個很合適的形容詞。來看一看其中的成員吧!
Perfect Peter:Henry的弟弟,爸媽心目中的完美孩子。
Rude Ralph:Henry的最好朋友,非常粗魯。
Moody Margret:Henry的最終死敵,住在隔壁的鄰居,情緒大起大落。
Weepy William:Henry的男同學,無論甚麼時候都哭泣着。
Clever Clare:Henry的女同學,絕頂聰明,好學。
Miss Boudicca Battle-Axe:Henry的班主任,非常嚴苛,責罵學生是她的嗜好。
作者巧妙地把每一個角色的名字都配上一個和名字首英文字母一樣的形容詞,讓孩子一看就可預計不同角色的性格與主角間的互動,實在是一個很妙趣的安排。有自 閉症孩子的父母就特別喜愛向他們的孩子誦讀Horrid Henry的故事,因為所有故事人物都可以簡單清晰地讓孩子明白和了解。
其中一個我喜歡的故事是Horrid Henry Gets Rich Quick。故事起初已很引人入 勝:“Horrid Henry loved money. He loved counting money. He loved holding money. He loved spending money. There was only one problem. Horrid Henry never had any money.”
為了得到更多的零用錢,小孩子可以做甚麼?Horrid Henry得到媽媽的同意,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賣掉,但被媽媽強迫讓Perfect Peter參與這盤小生意。Henry跟Peter的關係一向極度惡劣,此際當然心有不甘。但他竟靈機一觸,心想Peter也是他不喜歡的東西,所以決意 把他作奴隸賣掉,結果,Peter以五十便士成為Henry的死敵Moody Margret的奴隸。最後Henry當然被媽媽痛罵了一大頓,更要向Moody Margret贖回Perfect Peter。故事過程中當然加插了Horrid Henry的貪念和自把自為的小主意,如私自賣掉了媽媽新買回來的香水和爸爸的網球拍。
與主角一起成為大壞蛋
或許因為我家有三個男孩,對這故事特別有感覺。老大自老二出生便跟他水火不容,兩人不下一百次說過希望對方搬往朋友家,永不要回來。Horrid Henry的故事就是把小孩子心底裏的慾望完完整整的呈現在你眼前,孩子讀着Horrid Henry的故事時,就是看着自己的願望成真。老二常說:「Horrid Henry真厲害!」問他會否跟着Horrid Henry那樣做?他立刻否定說:「當然不會,想自討苦吃嗎?」這正正回應了爸媽們可能出現的擔心──孩子閱讀過後會模仿故事主角們的頑皮行徑嗎?作者對 此有這樣的回應:「小孩子其實也是在壓抑着自己,而文學、故事就是一個很安全的途徑,讓孩子表達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或不該呈現的不安及負面情緒(如不喜 歡自己的弟弟)。Horrid Henry的自我主義往往在故事中令他成為一個『大壞蛋』,會不顧後果用盡奸計來達到他的目的。閱讀故事時,孩子會把自己投射到Horrid Henry身上,和他一起成為『大壞蛋』。而這正正就是閱讀的樂趣。愈是被壓抑、規範的孩子,愈需要魔法、飛氈和自由奔放的故事來釋放自己。」
或許因為我家有三個男孩,對這故事特別有感覺。老大自老二出生便跟他水火不容,兩人不下一百次說過希望對方搬往朋友家,永不要回來。Horrid Henry的故事就是把小孩子心底裏的慾望完完整整的呈現在你眼前,孩子讀着Horrid Henry的故事時,就是看着自己的願望成真。老二常說:「Horrid Henry真厲害!」問他會否跟着Horrid Henry那樣做?他立刻否定說:「當然不會,想自討苦吃嗎?」這正正回應了爸媽們可能出現的擔心──孩子閱讀過後會模仿故事主角們的頑皮行徑嗎?作者對 此有這樣的回應:「小孩子其實也是在壓抑着自己,而文學、故事就是一個很安全的途徑,讓孩子表達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或不該呈現的不安及負面情緒(如不喜 歡自己的弟弟)。Horrid Henry的自我主義往往在故事中令他成為一個『大壞蛋』,會不顧後果用盡奸計來達到他的目的。閱讀故事時,孩子會把自己投射到Horrid Henry身上,和他一起成為『大壞蛋』。而這正正就是閱讀的樂趣。愈是被壓抑、規範的孩子,愈需要魔法、飛氈和自由奔放的故事來釋放自己。」
事實上,Horrid Henry真是一套極受孩子歡迎的童書。由1993年至今年9月,已有二十本Horrid Henry的故事書面世,並翻譯成二十四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的書店出售。2006年更被拍成電視動畫劇集,今年7月更在英國被拍成真人電影,我也很期待小演 員們會怎樣演繹那些「可愛」的角色。
除了故事書外,我也極力推介爸媽們和孩子一起聆聽Horrid Henry的CD Audio Books。所有故事都是由一位擁有一把神奇聲線的專業配音員Miranda Richardson包辦所有角色的聲音演繹。她的功力可說是出神入化,男的、女的、老的、嬌的、惡的、害羞的、霸道的、溫柔的、甚至是動物的聲音,她都 可以如京劇變臉般「變」出來。每一個故事也配上了「生鬼有趣」的背景及過場音樂,所以當我一啟動CD,我家老三便會如被點穴一樣,乖乖地坐着,連我自己的 腦海也浮現一幕跟一幕的故事。Miranda Richardson真的把所有角色和整個故事活靈活現在孩子眼前。
Francesca Simon能把孩子的生活事寫得這麼生動,靈感來自她的童年生活。她是家中的長女,要與三弟妹共同住在一間很小的房子裏,感覺就如被迫擠在一個罐頭中。為 了取得主動權,每天的生活都如戰場一樣,就算小如誰可拿着電視遙控,誰可坐在車的右邊等小爭吵每每變成生死之爭。我自己也有六兄弟姊妹,回想小時候,我也 是在吵鬧中成長,記得有一次我還被哥哥氣得離家出走一小時。我非常同意Francesca的說法,孩子大多認為父母是不公平的,而父母亦在不知不覺中偏愛 孩子、嘮叨孩子。同一屋簷下,生活是沒可能每天都快快樂樂、毫無爭吵啊。不過,父母是可以清晰地讓孩子知道他們是明白孩子的感受──有時不能接受兄 弟姊妹的不可理喻,有時甚至會討厭父母,但父母仍然是非常疼愛孩子的。
順帶一提,Francesca Simon也是親子閱讀的支持者。她和她的丈夫每天早上和睡前都會跟他們的兒子朗讀故事,直至兒子到了中學才停下來。大家也不妨與你的孩子共聽共讀Horrid Henry的故事,看着他們會不會驚嘆一聲「酷!」
我家的頑皮老二也希望跟大家談談他對Horrid Henry的看法。孩子眼中的Horrid Henry會是怎樣的呢?
除了故事書外,我也極力推介爸媽們和孩子一起聆聽Horrid Henry的CD Audio Books。所有故事都是由一位擁有一把神奇聲線的專業配音員Miranda Richardson包辦所有角色的聲音演繹。她的功力可說是出神入化,男的、女的、老的、嬌的、惡的、害羞的、霸道的、溫柔的、甚至是動物的聲音,她都 可以如京劇變臉般「變」出來。每一個故事也配上了「生鬼有趣」的背景及過場音樂,所以當我一啟動CD,我家老三便會如被點穴一樣,乖乖地坐着,連我自己的 腦海也浮現一幕跟一幕的故事。Miranda Richardson真的把所有角色和整個故事活靈活現在孩子眼前。
Francesca Simon能把孩子的生活事寫得這麼生動,靈感來自她的童年生活。她是家中的長女,要與三弟妹共同住在一間很小的房子裏,感覺就如被迫擠在一個罐頭中。為 了取得主動權,每天的生活都如戰場一樣,就算小如誰可拿着電視遙控,誰可坐在車的右邊等小爭吵每每變成生死之爭。我自己也有六兄弟姊妹,回想小時候,我也 是在吵鬧中成長,記得有一次我還被哥哥氣得離家出走一小時。我非常同意Francesca的說法,孩子大多認為父母是不公平的,而父母亦在不知不覺中偏愛 孩子、嘮叨孩子。同一屋簷下,生活是沒可能每天都快快樂樂、毫無爭吵啊。不過,父母是可以清晰地讓孩子知道他們是明白孩子的感受──有時不能接受兄 弟姊妹的不可理喻,有時甚至會討厭父母,但父母仍然是非常疼愛孩子的。
順帶一提,Francesca Simon也是親子閱讀的支持者。她和她的丈夫每天早上和睡前都會跟他們的兒子朗讀故事,直至兒子到了中學才停下來。大家也不妨與你的孩子共聽共讀Horrid Henry的故事,看着他們會不會驚嘆一聲「酷!」
我家的頑皮老二也希望跟大家談談他對Horrid Henry的看法。孩子眼中的Horrid Henry會是怎樣的呢?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老二的新遊戲 – Minecraft
我家老二最近迷上了一款電腦遊戲,為免他過份沈迷,於是要他停一下撰文為大家簡單介紹,不過聽他道來Minecraft也真的很好玩呢!
Minecraft: A Mini-Review
by Declan Chiu
What is Minecraft?
Basically Minecraft is a game where you mine resources and build anything you want. It’s a world that belongs to you and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in it.
Fighting
Monsters attack your fort every night, with spiders that scale walls, creepers that explode and zombies that want to eat your brains. To defend your world from evil, you can make (Crafting is the technical term) swords and armor and bring the fight to them, instead of hiding in your home. You can’t die in minecraft, since you always reborn every time you get killed. You can fight forever, and always come back for more.
Creativity
Apart from exciting monster killing there is also the “creativity”. This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game and what makes it so fun. Reality is depressing. You can only do very little, working and working and working. In Minecraft,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No one can stop you, or make you stop.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in there, from writing “I hate my boss” on signs, to building huge buildings of staggering size.
Building
Building is a important part of minecraft, apart from crafting and killing monsters. As long as you have the resources to do it, you can build ANYTHING. From small shacks, to soaring skyscrapers, minecraft offers the space and resources to build the house of your dreams.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right click with a block in hand, and a foundation is there, waiting for you to continue on! Build with lots of different blocks, red and blue and green and even PINK! Yes, even pink! Or, if you feel brave, build a portal and venture into HELL! Get lava, dig netherrack, shovel glowstone, a world is waiting for you to build in!
Multiplayer
The newest feature on Minecraft, you can now play with your friends! Band together to hunt monsters, or settle down and build the city of your dreams. Sometimes Minecraft can be very lonely, with no-one to play with. Once Multiplayer (SMP for short) has been developed, Minecraft has finally changed from a one player game to a socializing platform!
Crafting
The variety or resources in Minecraft is stunning. There are 104 different blocks in Minecraft, and many different kind of tools. The weakest tools are wooden tools. The toughest tools are diamond tools. To make tools, you have to make a crafting table. A proper crafting table has a 3x3 grid, where you can put in different materials to make tools. For example for a diamond pickaxe you put 2 sticks in the middle of the grid, leaving the top row empty, then fill up the top row with diamond.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aterial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grid, you can produce almost everything!!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邊聽邊讀邊親子
何美儀
原文刋於明報「教得樂」版九月二十日
在剛過去的暑假,我誠惶誠恐地邀請老三學校的八個家庭參加為期六星期的「親子英語CD故事齊齊聽」計劃。每個家庭均可到學校的「發聲圖書館」借閱連CD的故事書回家。計劃的首要目的是鼓勵親子共讀,並希望藉聆聽CD,幫助小朋友衝破對英文故事書的抗拒。在這裡把令人雀躍的成果及啟示跟大家分享。
先說參加此計劃的家庭的背景。參加的小朋友由讀K2到四年級的男女同學都有,不過大都沒有閱讀英文圖書的習慣,認為英文故事沒趣,艱深難明。參加的爸爸媽媽亦大多沒有跟小朋友朗讀英文故事,不是認為自己的發音不準,沒有信心朗讀,就是不知道讀甚麼故事書才適合。
計劃最令我欣喜萬分的,莫過於在親眼看到小朋友選圖書時的轉變 — 由開始的半推半就,到後期的自動自覺。這個試點計劃給了我莫大的啟示:
(一) 孩子年紀愈小,愈容易成功培養好聆聽CD讀故事的習慣。
(二) 孩子邊聽CD,邊利用書中圖畫幫助他們明白故事內容,使閱讀變得有趣愉快。
(三) 發聲圖書讓孩子覺得有人陪伴著他閱讀,有人朗讀故事給他聽。
(四) 爸爸媽媽跟孩子一同聽故事,增進彼此感情之餘,自己也學到不少英語。
(五) 就算爸媽不諳英語,只要有發聲圖書,也能和孩子共同享受閱讀英語故事的樂趣。
我家的老大自小說話不清,三歲都未能說到一句完整句子。但聆聽CD故事是他睡前必做七件事的其中一件;老三出生的那天,當時只有七歲的他到醫院探望我時送了我一個大驚喜 — 大聲唸了一個長達3分鐘的英文故事給我聽,而且唸得抑揚頓挫,跟CD裡的地道英語不遑多讓。有待產媽媽還好奇地問我是不是有請外籍老師補習呢!
我們學習語言的過程,最先是學會「聽」和「講」,然後由學會一個字或詞的意思,再慢慢學會一整句句子的意思,最後才發展「讀」和「寫」的能力。所以孩子要多聆聽,多朗讀,打好基礎,才能讀得一口流利英語。最近翻閱韋惠英編著的《少就是多,淺入深出》一書,發現原來她把「多聆聽、多朗讀」的英語學習法在學校實踐在一所普通的津貼小學。她所教的學生,從小一到小六,堂課家課都離不開故事聆聽和朗讀。學生和家長們都表示很喜歡這樣有趣的英語課,對英語充滿自信。
雖說知道聆聽CD的重要性,但市場上附帶CD的英文故事書實在不太多。較受孩子歡迎的有牛津大學出版社的”Oxford Reading Tree” (ORT) 系列叢書。ORT有很多吸引孩子的地方,從第一階段開始,到第九階段,每一個故事都圍繞著小男孩Kipper一家,他的同學和愛犬Floppy的生活而寫成,階級愈高,故事情節就愈豐富刺激。在「故事齊齊聽」計劃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就是ORT,他們真的在追看Kipper的生活啊!而孩子每完成一個階段的閱讀都很有成功感,覺得自己升級了。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從第一階段開始聆聽故事,到第九階段,他就已經聽了約200個故事了!這是何等龐大的英語輸入量!雖然在公共圖書館也找到ORT的系列書,但可惜沒有CD附帶,要的話就要自行掏腰包到「青田教育中心」購買。
與孩子一起共聽共讀故事,可以增加大家聊天的材料,又可增進彼此的感情。來,與孩子輕輕鬆鬆地齊齊聽、齊齊讀英語故事!
書名: 《少就是多 淺入深出》青田陽光英語綜合教學法實踐與反思
編著: 韋惠英
《少就是多 淺入深出》是一本探究英語學習困難成因和提出有效可行方法的著作。在甲部份「實踐與反思」,作者分享自己在一津貼小學六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以實例明確列出英語教學的原則和理念,包括聆聽及朗讀故事、拼音及語法學習、閱讀與寫作的互動。乙部份「啟發與引證」包含不同人仕如黄震遐醫生、程介明教授等對英語學習的看法。
書名: Oxford Reading Tree故事系列
作者: Roderick Hunt
插畫家: Alex Brychta
ORT全系列共分16個階段(Stages),由學齡前的沒字書,遞增到中學程度的插圖篇章小說(第1至9階段附有CD)。亦有親子閱讀錦囊提供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閱讀,有策略地與孩子討論故事,啟發思維。故事幽默有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體驗,至第五個階段主角Kipper發現了一條魔術鑰匙,故事由此進入幻想、魔幻、歷奇世界,故事文字亦漸多,句型漸複雜。第9階段還有科幻、歷史、神話故事。
原文刋於明報「教得樂」版九月二十日
在剛過去的暑假,我誠惶誠恐地邀請老三學校的八個家庭參加為期六星期的「親子英語CD故事齊齊聽」計劃。每個家庭均可到學校的「發聲圖書館」借閱連CD的故事書回家。計劃的首要目的是鼓勵親子共讀,並希望藉聆聽CD,幫助小朋友衝破對英文故事書的抗拒。在這裡把令人雀躍的成果及啟示跟大家分享。
先說參加此計劃的家庭的背景。參加的小朋友由讀K2到四年級的男女同學都有,不過大都沒有閱讀英文圖書的習慣,認為英文故事沒趣,艱深難明。參加的爸爸媽媽亦大多沒有跟小朋友朗讀英文故事,不是認為自己的發音不準,沒有信心朗讀,就是不知道讀甚麼故事書才適合。
計劃最令我欣喜萬分的,莫過於在親眼看到小朋友選圖書時的轉變 — 由開始的半推半就,到後期的自動自覺。這個試點計劃給了我莫大的啟示:
(一) 孩子年紀愈小,愈容易成功培養好聆聽CD讀故事的習慣。
(二) 孩子邊聽CD,邊利用書中圖畫幫助他們明白故事內容,使閱讀變得有趣愉快。
(三) 發聲圖書讓孩子覺得有人陪伴著他閱讀,有人朗讀故事給他聽。
(四) 爸爸媽媽跟孩子一同聽故事,增進彼此感情之餘,自己也學到不少英語。
(五) 就算爸媽不諳英語,只要有發聲圖書,也能和孩子共同享受閱讀英語故事的樂趣。
我家的老大自小說話不清,三歲都未能說到一句完整句子。但聆聽CD故事是他睡前必做七件事的其中一件;老三出生的那天,當時只有七歲的他到醫院探望我時送了我一個大驚喜 — 大聲唸了一個長達3分鐘的英文故事給我聽,而且唸得抑揚頓挫,跟CD裡的地道英語不遑多讓。有待產媽媽還好奇地問我是不是有請外籍老師補習呢!
我們學習語言的過程,最先是學會「聽」和「講」,然後由學會一個字或詞的意思,再慢慢學會一整句句子的意思,最後才發展「讀」和「寫」的能力。所以孩子要多聆聽,多朗讀,打好基礎,才能讀得一口流利英語。最近翻閱韋惠英編著的《少就是多,淺入深出》一書,發現原來她把「多聆聽、多朗讀」的英語學習法在學校實踐在一所普通的津貼小學。她所教的學生,從小一到小六,堂課家課都離不開故事聆聽和朗讀。學生和家長們都表示很喜歡這樣有趣的英語課,對英語充滿自信。
雖說知道聆聽CD的重要性,但市場上附帶CD的英文故事書實在不太多。較受孩子歡迎的有牛津大學出版社的”Oxford Reading Tree” (ORT) 系列叢書。ORT有很多吸引孩子的地方,從第一階段開始,到第九階段,每一個故事都圍繞著小男孩Kipper一家,他的同學和愛犬Floppy的生活而寫成,階級愈高,故事情節就愈豐富刺激。在「故事齊齊聽」計劃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就是ORT,他們真的在追看Kipper的生活啊!而孩子每完成一個階段的閱讀都很有成功感,覺得自己升級了。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從第一階段開始聆聽故事,到第九階段,他就已經聽了約200個故事了!這是何等龐大的英語輸入量!雖然在公共圖書館也找到ORT的系列書,但可惜沒有CD附帶,要的話就要自行掏腰包到「青田教育中心」購買。
與孩子一起共聽共讀故事,可以增加大家聊天的材料,又可增進彼此的感情。來,與孩子輕輕鬆鬆地齊齊聽、齊齊讀英語故事!
書名: 《少就是多 淺入深出》青田陽光英語綜合教學法實踐與反思
編著: 韋惠英
《少就是多 淺入深出》是一本探究英語學習困難成因和提出有效可行方法的著作。在甲部份「實踐與反思」,作者分享自己在一津貼小學六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以實例明確列出英語教學的原則和理念,包括聆聽及朗讀故事、拼音及語法學習、閱讀與寫作的互動。乙部份「啟發與引證」包含不同人仕如黄震遐醫生、程介明教授等對英語學習的看法。
書名: Oxford Reading Tree故事系列
作者: Roderick Hunt
插畫家: Alex Brychta
ORT全系列共分16個階段(Stages),由學齡前的沒字書,遞增到中學程度的插圖篇章小說(第1至9階段附有CD)。亦有親子閱讀錦囊提供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閱讀,有策略地與孩子討論故事,啟發思維。故事幽默有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體驗,至第五個階段主角Kipper發現了一條魔術鑰匙,故事由此進入幻想、魔幻、歷奇世界,故事文字亦漸多,句型漸複雜。第9階段還有科幻、歷史、神話故事。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何美儀
原文刋於明報「教得樂」版九月十二日
「英語焦慮症」已擴散至亞洲各地!中國、台灣、香港的家長們對針對幼兒甚至是0歲寶寶的英語課程及教材都趨之若鶩,身邊也有不少媽媽朋友花了近五萬元買了一套內容非常豐富的英語學習套。便宜一點的教材,如字咭(flash cards) 、電腦軟件、DVD等也亦充斥著整個英語教材市場,產品種類多得把愛子心切的爸爸媽媽搞得團團轉。
在《教養大震撼》(Nurture Shock)一書中提到,多位學者在語言學習的研究中有幾項發人深省的發現。第一,嬰幼兒是需要真人講話才能學習語言的。那些英語學習DVD中如有太多與畫面不搭配的旁白,對嬰幼兒來說只是毫無意義的噪音。第二,父母與嬰幼兒愈多語言互動,寶寶的詞彙量就愈高。第三,贏在起跑點,並不表示長久下來能保持優勢。詞庫的擴大是必須日久天長的。研究發現,就算寶寶的語言能力在開始時落後也不用怕,就算是到五歲、七歲,只要有足夠的語言刺激,三年內言語能力就可以趕上。
我們的孩子既要學好母語中文,又要學好外語英文,對孩子、對爸爸媽媽都不容易。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最能幫助孩子在英語的跑線上起跑,繼而持續地跑下去,不是看DVD,不是認生字咭,而是爸媽恆常跟孩子一起玩、一起看、一起讀 — 即是「親子閱讀」。
其實孩子天生就愛聽故事,但要孩子愛上讀故事,尤其是英語故事,就需要爸媽們持續的支持與鼓勵,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世界,才能成事。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Tim Trelease在《朗讀手冊》(The Read-aloud Handbook)上引用大量的研究明確地說明,給孩子朗讀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因素。畢竟很多時候,學校的學習經歷都是乏味的、沒趣的、具威脅性的;但朗讀能讓孩子把書本和愉快劃上等號,尤其是由至愛的爸媽大聲朗讀,孩子就更能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我家的三個男孩子都是在我每晚的朗讀中成長。老大和老二到九歲左右已可以自己默讀較長的英文故事書,但他們到十一、二歲時,偶爾還會要求我朗讀他們心愛的童書。原來,他們坐在我身旁,聽著故事,看著圖書,就是他們最甜美的童年回憶。雖然那時我還有全職工作,即使回到家已很疲累,但閱讀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都一定要抽時間。如果爸媽們也認同閱讀的重要性,又希望「一箭雙鵰」,建立與子女的親密關係,就要盡早開始「親子閱讀」了。
研究指出,9歲前孩子是學習如何閱讀(learn to read),9歲後的孩子就要用閱讀來學習(read to learn)。由此可見,9歲是兒童學習的重要分界線。如能在孩子9歲前就養成良好的中英文閱讀習慣,裝備適當的閱讀策略,孩子們就自能順暢地應付高小及初中的課程要求。
Book Title: Nurture 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
Author: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波.布朗森、艾許麗.梅里曼
《Nurtureshock》徹底顛覆了父母心中根深蒂固的育兒觀念。甫出版,就轟動全美國教育界、家長圈,登上2009年底三十幾處好書榜,獲獎無數。作者除了引用近百位頂尖學者的研究,還加插了許多作者自己育兒經驗、實驗過程中小孩子的反應,以及其他和小朋友有關的故事。讀起來具震撼性之外,也兼具趣味性。全書共十章,涵蓋的主題很廣 — 自信、睡眠、說謊、智力、手足衝突、青少年叛逆、自制力、攻擊性、感恩心、語言學習、族群,都各有專章討論。 ( 詳細介紹)
Book Title: The Read-Aloud Handbook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