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自由、平等、民主的教育 -- 英國Summerhill School 90周年慶

趙永佳  何美儀

時間回到1921年:出生在蘇格蘭的AS Neil在德國德累斯頓附近的Hellerau創立了Summerhill School(夏山學校)的前身New School;1927年,Neil把學校輾轉搬到英國Suffolk的Leiston。從此,英國的教育史上便添上「夏山學校」這個響亮的名字。




夏山學校是英國教育界的異類,多年來都在反抗社會的主流。它們被統稱為民主或自由學府(democratic or free schools),夏山則是當中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一員。至於香港,位於屯門的自然學校也是師法夏山,其教學方法與理念有不少相似之處,讀者可參看我們早前文章。(「非典」港媽港爸奮鬥記(中)—難為了資優孩子,《明報》,7月17日

轉眼間,今年就是夏山的90周年紀念,在八月中的時候,在校學生與家長,還有歷年舊生,齊集在一起慶祝學校的90周年紀念。與此同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特意找來12位夏山的舊生,細說他們對母校的回憶。

舊生之一的Angela Neustatter是《衛報》記者與雜誌編輯,在1954年11歲時開始在夏山上學,其祖母Lillian Neustatter更是夏山的創辦人之一。作為「元祖級」舊生,她覺得民主教育是夏山最寶貴的地方之一。在學校的民主大會中他們會討論表決爭議,並決定刑罰。Angela Neustatter特別提及夏山的民主管班,如何讓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做甚麼也可以的小孩」(do-as-you-like-kids)。

據她憶述,當年有一位被名校Harrow踢出來的同學,在轉到夏山之後,「突然」自由,於是肆無忌憚的在學校又跑又叫,還常常說髒話。有一次,他在兩天之間打破了學校23塊窗戶,就在他正想拾起石塊扔向第24塊窗時,校長Neil卻出人意表地拾起了另一塊石頭,搶在他之前把窗戶打破。那位同學之後竟然就靜下來,還成為校內「最可愛」的同學之一,後來更當了英國著名樂隊Pink Floyd的監製。

這樣的另類教育,現在看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放在幾十年前的社會,那種對學校的質疑與壓力,可想而知。事實上,當時主流社會對夏山學校確實有不少憂慮,懷疑夏山的學生在「不想上課,就不上課」的共識下能否認真學習。對此,Angela Neustatter回應,學生在野外玩夠玩膩之後,反而會更享受沒有壓力的課堂。

然而,Angela Neustatter也提到夏山不足之處:老師和教學素質的參差。由於經費不足,雖然部份老師非常棒,但也有老師任教前顯然不清楚,甚至不認同夏山的理念,教學表現也自然良莠不齊。學生表現方面,她也坦承她的數學確實很爛,但並沒有因此而應驗了主流社會對夏山這類「烏托邦」式學校的悲觀預言,認為夏山的學生將不能適應「外面」的社會。「反而,我有一個完滿的職業生涯,而夏山給我的就是對未來的樂觀態度與活在世上的喜悅。」

 夏山學生在民主大會中舉手表決



雖然在《衛報》上撰寫回憶的舊生大多是文化工作者,例如藝術家、作家、教育工作者、設計師,但也有一位牙醫;夏山的知名校友,還包括兩位在著名大學教授教育與數學的學者。由此可見,夏山的畢業生不一定是我們眼中「特立獨行」的人,是否「適應」外面所主張的生活並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如何在並不完美的世界裡自處,活出自我,活得自在,才是夏山各位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夏山舊生對學校的追憶,和我家老二在「自然學校」的經歷可謂「一模一樣」:進校初期的「狂野」階段、釋放壓力後的反叛、「玩膩」之後對學習的渴求、民主教育的震撼與得著等等,都是他在自然學校難忘的回憶。夏山是由初中直通到中五的學校,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如何在「放任」的氛圍下成長,是我很感興趣的問題:夏山的學生如何渡過青少年的反叛期?學校又是如何處理?(事實上,Angela Neustatter就特別提到性問題,也有其他舊生提到吸食大麻的經驗;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問題在英國主流學校並不罕見,甚至可能比夏山更嚴重!)這些問題都是當前只設有小學的自然學校所沒有的經驗,更是將來在香港推動同類的中學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當然,要容納到夏山這類非主流的學校,對於當地政府及社會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使聲譽顯赫如夏山,它過去90年的歷史中,亦不乏爭議,其中最嚴重的要算是1999年,險些被工黨政府的教育部門關閉。

當時的教育大臣在視學報告的引導下認為,非強制上的課制度並不可行,對學生會有不良影響,所以下令夏山如不改制,就得勒令關閉。為此,夏山學校決定在法院抗辯,結果是政府投降,提出和解並承諾以後的視學會參考夏山獨特的辦學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夏山的師生貫徹其民主作風,當場就在法庭舉行全民大會,討論和解方案,最後全票通過,殺校危機才得以解除。在2007年,政府發表和解後的第一份視學報告,對夏山的評價也變得正面,認為「(夏山)學生的個人發展,包括精神、道德、社會和文化方面,都很突出」,惟一對夏山的批評是在學校門廊的一塊破地毯,以及夏山沒有為殘疾學生作出特別照顧(因為夏山缺乏資源改建校舍以照顧殘疾學生)。

90年來,夏山學校給了不少學生一段段難忘經歷,它的理念,它的精神,更在歐洲、北美、台灣、日本等地植根,也有近一半的學生是由海外入讀。在香港,帶著「夏山精神」種子的自然學校於2007年創立,雖然只有短短4年歷史,學校也在今年開始舉辦「吾讀中學」暑期中學實驗課程,開始走出自己的新一步。寄望將來香港的小朋友也可以和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在自由民主的氣氛下「自主學習」。

《The Guardian》相關報導:

Angela Neustatter. “Summerhill school and the do-as-yer-like kids”  19 August 2011.

Jessica Shepherd. “So, kids, anyone for double physics? (But no worries if you don't fancy it)” 1 Decemb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