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不做怪獸家長﹕「小肥羊」轉校記


何美儀 趙永佳
明報「星期日生活」2012年7月15日

我家老三性格開朗,但不算太聰明,我們希望找一家「寬鬆」的小學,讓他能快快樂樂地學習、成長。的確,在小一至小三這三年中,他在老師、同學的關愛下慢慢變成了一個快樂和有愛心的小孩。「心廣體胖」,他的胃口一向都不錯,以致這兩年來「膨脹」了不少,再加上他每晚睡覺時都愛穿全白睡衣,因此在學校的環保活動每人都要取一個「自然」外號時,二哥就替他取名「小肥羊」。




在給他找小學的時候,我們發揮了逆向思維,避開所有名校,為他找了一家每級只有共三十人(兩班)左右,有「殺校」之虞的學校。當時的考慮是,在這樣「一個也不能少」的學校,對學生的關愛,應該很足夠,而對同學們成績的要求和「催谷」應該也不會太嚴重。過去幾年,他的學校生活無憂無慮,功課量適中,成績也不過不失,我們兩老都覺得他就這樣把小學念完,才為他找一家適合的中學好了。

可惜「好景不常」,學校的領導層去年換班,辦學路線也有所改變,我們覺得學校未必能夠保持過去一貫的傳統。再加上有資深老師辭職,教師隊伍也有很大震盪,於是忍痛決定轉校,因為到了小四之後再轉校的機會就很微了。但我們對學校的要求「與別不同」,當年找到這家學校都已經像是「淘寶」一樣,現在要找一家有插班學額而又符合我們要求的學校又談何容易?

要知道絕大部份主流學校都要催谷成績,務求學生能派到Band One英中,並在TSA取好成績,所以多半不但要補課,課程還「提速」半年以上。我們又聽到一個故事,說區內有某直資名校,雖然學校課程要求不太高,但家長們都甚有要求,各自在外面全科補習,例如各科就一般都比課程要求早半年已經自修完畢。於是上數學科時,老師就會問有那一位小朋友已經學過本課內容,大部份同學都會舉手,老師然後會要「還未學會」的小朋友到前面來解釋一遍,而其他同學則自己做工作紙。所以就算是學校沒有特別催谷,但大部份中產學校的家長其實都會自動「加操」,加強子女的「競爭力」。我們自知「小肥羊」並非這種可以催谷的苗子,也不希望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補習上.於是大部份所謂「名校」都唯有敬謝不敏,改為找一家我們心儀的非主流學校--有愛心、小班教學、愉快學習、學校和家長都不催谷成績、强調閱讀、把時間留給家長和孩子們的學校。老二念過的自然學校其實最理想,但屯門實在太遠,不得不在沙田區內找找看。

於是,我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家長就組成攻守聯盟,一同找學校去。「媽媽團」首先發揮威力,真正「人肉搜尋」一番,每一次碰到其他姊妹,都會問有沒有「好」學校介紹。然後老爸又發動「逆向思維」大法,在網上搜尋區內那一家小學是小班教學,而又收生不足四班的。結果,兩種方法得到的shortlist都大同小異。如果是區內熱門學校的話,就必然是程度較高,學校及家長都很有「要求」的,這樣就不會是我們「心儀」的學校,況且要擠入這些學校的同學們眾多,也不是我家「小肥羊」可以高攀。

在挑選了一張名單後,我們就再從不同渠道搜尋學校情況。首先我們發覺市面的人氣親子網站的討論區作用最小。上這些網站的家長們基本上都是主流家長,對於區內幾家熱門學校關注有加,但對我們有興趣的學校在討論區內就乏人問津。例如有家長在討論區內發起討論某家我們的目標學校,不過問題是「告急!被派到某某小學,現準備「叩門」,請問有何建議?」然後就有數位家長回應說,他們去年也被派到該校,後來也是叩門成功到區內某某名校云云。如是者,討論就集中如何叩門和面試內容等等,一點都沒有談及原來那家小學的教學究竟如何!又有家長詢問另一家我們的目標學校,就有家長回應說去年被派到該校,但因為不希望學校太多新移民,因此就叩門轉到另一家。看來關注這些網站的家長,和我們基本上就不是同一類人。

相比之下,學校網站的資訊就相當有用。我們首先會查的是學校的周年報告,因為在裡面會有學校的基本資料,如學生、老師人數,班數,甚至老師年資、履歷,以至近年離職人數。雖然這些報告必然會粉飾太平,但名校與非名校的報告,內裡卻別有玄機。沙田區的名校,校務報告會強調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如何提昇同學的高階能力,如何實踐每人「一體一藝」,令同學關愛、服務社群,感恩惜福等等。當然這些目標和工作也是絕對合理可敬,但如果讀到一些稍為弱勢的學校報告,字裡行間給我們的感覺就會截然不同。

好像有一家我們心儀的學校,去年小三有兩班,小二只有一班,但小一已增加至三班(!)。雖然它是完全滿額,我們連「遞表」的機會也沒有,但我們很欣賞的就是校務報告中承認個別班級學生能力差異,有同學的學習主動性稍遜,但又具體地提出了老師會按學生的能力高低,設計不同程度的工作紙,以培養能力稍遜學生的學習自信。去年的主題觀課,三、四年級主題就是「照顧個別差異」,而且這類學校也會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的同學,這學校也在報告直面這挑戰,並提出若干對策。我們要找的,就是這種務實,並承認學生能力必有差異的態度,而不是要求每位同學都要達到學校齊頭劃一的學術要求。有很多名校都會强調校園關愛文化,但當學校整體的學術水平較高的時候,對個別能力稍遜的同學,能有多大的容忍及包容?我們相信大部份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專業的,但不同的組織需要和文化對他們的決定和做法就會有很大影響,因而產生差異。

又有一些學校會在網站內上載每天功課表及每次中英默書範圍。當然我們知道最理想是要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但當我們的小怪獸們經常抄漏功課,每次默書之前也要忙亂地打電話向同學詢問範圍時,你就會明白這些措施是有多窩心了。還有一所學校,把英默的內容找老師錄音之後放上網站給同學複習之用!仔細在網站內查找,確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學校。

接著就要去學校實地考察。因為我們選的學校不是名校,所以學校對轉校生一般都不會拒之門外。只要校長沒有外出,大概都會接見登門拜訪的家長,更何況我們的「媽媽團」是幾位一起來串門子?我們最看重校長如何介紹自己學校,態度是否誠懇,是強調照顧同學差異,還是吹噓學校成績?我們心目中好的學校,校長都不應該是高不可攀的,他/她必須是以身作則帶頭關愛學生。而且校長的管理風格,是否對校務有心有力,有想法有做法?當然不可能通過一次談話完全了解,但起碼會有一定印象,而且如果發覺連自己也不喜歡校長的話,那大概我們也不應把孩子付託給他/她吧?還記得多年前為老大找學校時見了一位直資名校校長,他一股勁兒强調該校(小學!)有多少老師是博士,我們啼笑皆非之餘,唯有落荒而逃。

最後,在遞交申請表之前,我們又會盡量去搜集用家意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當中,有沒該校的家長?如果完全沒有,我們就會用最後一著-「柺子婆」戰略,就是在上課前或放課後,在學校附近和同學們直接交談。當然現在正值「柺子佬」恐慌,這件工作還是交給媽媽們,以免嚇壞小孩們。在找到適當的小朋友(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年紀而要有家長陪同)之後,我們會問他們是否喜歡上學,功課是否很多,老師會不會兇巴巴等。用家之言,當然是最為可信。

當然不同家長還會有其他比較「正常」的考慮,如宗教背景。我們當中有家長希望把孩子送到自己教會主辦的學校,老媽則最希望找一家天主教學校,也有人不喜歡有宗教背景的學校。而我最關心的就是學校是否有足球隊!最後,「媽媽團」商議之下,決定一同報讀一家歷史不太長,有宗教背景的學校。該校每級有三至四班,但辦學理念和我們相近,而且口碑不俗,校長平易近人之餘又誠懇。而其中最决定性的因素,是學校不需要考入學試,充份体現有教無類精神。對我們來說,能盡快在暑假之前攪定這件事,不會到了八月底還在奔波,也是非常重要。我們的選擇,其實也不一定是最好,因為也有幾家我們的目標壓根兒沒有空缺,不會招插班生。不過,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有一位校長就跟我們講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在過去幾年的殺校潮中,能生存下又有新發展的學校其實都是不錯的學校」。所以是不是「最好」,其實並不重要。

我們也很感恩,因為在選校過程中,令我們認識到原來在香港,不管是被動或主動,還是有不少學校及教育工作者是在主流模式之外去走他們的教育路。他們的學校資源可能沒有名校那麼充裕,學生質素、家庭背境也沒那麼高,但他們還是在種種限制之下努力奮鬥。我們也是教師,當然明白能教到精靈、聰明的學生是一大快事,但社會上總要有人來教導、照顧家庭資源和能力都可能有差異的孩子。他們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但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也是充份感受到他們對孩子的愛心。回想小肥羊現在的學校,老師其實也是很有愛心的,可惜是辦學路線的改變已令學校產生太大的震盪。

「小肥羊」要轉校,我們最不捨得除了老師、同學們,也有原來社區的街坊。老媽和她的姊妹們最掛念的,可能就是學校附近大排檔中,那位年近五十但因為用了某種名牌護膚品而看起來比她們更年青的侍應大姐。因此在決定了學校之後,我們除了等候新生入學講座之外,也抽空到學校所在的社區轉了一圈,因為未來幾年,這將是小肥羊和我們的一個重要場景。「新」學校位於落成三十年的公屋區,距離火車站大約有十多分鐘路程,所以人流不算太多。我們在商場、街市溜達了一會,在茶餐廳吃了一個早餐,在街市買了點水果,很高興發現,學校是在一個人際關係很緊密的社區當中。人口老化是老公屋區的特徵,所以我們見到很多老人家在商場內留連,也看到其他人及商戶對這些老人家都非常友善。而且街坊們都很健談,對我們的提問都樂於回答。

我們越來越覺得,希望不跟從主流模式教育小朋友的家長、教育工作者雖然還是少數,但卻是越來越多。這篇文章是希望能為他們打打氣,也好等他們知道「吾道不孤」。有轉校打算的家長現在可能發覺大部份學校都未必有空缺,但到了八月底其實很多學校都可能會有空缺出現。轉校對孩子或家長們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所以我們祝願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小朋友的學校,令小朋友們都能在愛中成長,在包容中學習。最後借用毛主席的金句共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後記 -- 新校最近迎新非常高興校長對我們明確表示新學年「德國」科將不會獨立成科,因沒有必要。這表明我們選對了學校,因為校方會把時間和心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