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善良的大野狼

讀書好月刋Feb 2012 Issue No.53

鄰居養了一頭五個月大的雪橇犬,身長約一米。初次遇到牠時,我家八歲的老三就被嚇得躲在我後 其實牠甚麼也沒做,只是路過而已。老三覺得牠那麼大塊頭,眼神凌厲,外貌又兇狠,感覺就像狼一樣,心想必定是惡犬。殊不知有一晚,當老三正在牆邊拾皮球時,剛巧雪橇犬又再路過。以為「大難臨頭」,狗狗卻好像對老三很有興趣,興奮地嗅著他的汗臭,然後忽然在他臉上舔了一下。從此以後,老三將心中冰山劈開,每次遇到牠都會熱情地熊抱一下,更成了好朋友。

事實上,在故事世界裡,我們也會據動物的外貌來給牠們定好壞。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例如《三隻小豬》、《小紅帽》、《狼和七個孩子》、《彼得和狼》等,狼就往往被描述成一等一的大壞蛋。


為甚麼狼就必定是壞呢?一些童書作家就為狼抱屈,希望改變小朋友的「定型」思維。1989年,一位居住紐約的老師Jon Scieszka寫了一本名為”The True Story of the Three Little Pigs” 的故事書。書中,他站在狼的立場上講故事,為狼辯護。原來大野狼想做蛋糕給外婆吃,但是他沒有糖,要向鄰居小豬借糖。不過他當時患感冒了,打了個噴嚏把小豬的房子吹倒,不小心壓死了小豬。而大野狼心想不能隨隨便的浪費食物,所以乾脆把小豬吃掉了。這麼有趣的內容,不但顛覆了傳統故事,更讓小朋友明白凡事都要多角度觀察才能獲知事情的真相。

另一本顛覆傳統的狼故事書是Eugenes Trivizas寫的”The Three Little Wolves and the Big Bad Pig” 。故事中的三隻狼非常喜歡大自然,既善良又膽小,相比惡豬的野蠻兇狠,實在惹人憐愛。原著的結局是小豬用滾水把狼燙死,想著也覺得殘酷;Eugene改寫的結局,則更討我喜歡:三隻小狼最後用原野裡不同的顏色的花建屋,當大惡豬用力吸一大口氣,準備把花屋吹倒下來時,幽幽的花香飄進鼻中,走入肺腑,大惡豬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心軟下來,隨著風高歌跳舞。最後,牠更痛改前非,跟三隻小狼愉快共住,每天都在原野裡享受大自然的美,由大惡豬變成一頭大肥豬。

再介紹另一個讓孩子對狼刮目相看的有趣故事 — Becky Bloom”A Cultiviated Wolf” 。故事中的狼到了一個農莊,被眼前的奇景嚇得目瞪口呆 一隻牛、一隻豬和一隻鴨坐在草地上專心地閱讀,對狼的咆哮一點也不在乎。小豬還一邊趕牠走,一邊說「這是一個為有文化的動物而設的農場,我們正在看書,請快離開!」好一句「有文化的動物」,狼聽到後覺得很有意思,就決定到人類學校上課。當狼學會一點皮毛,便決定回農場賣弄一下,怎料動物們都對牠不理不睬。狼下決心要得到動物們的肯定,於是到圖書館日以繼夜,不停地閱讀。當牠滿以為自己的能力高超之際,又到農場試探一下,結果當然又被動物數落。狼心又不甘,再到書店去買自己喜愛的書,把故事都唸得滾瓜爛熟。最後,牠不但被動物們認定是一隻又有禮貌又有文化的狼,還成為村莊裡人人都喜愛的故事閱讀大使,為村裡居民增添笑聲與歡樂。這樣會為自己訂下目標而努力學習,不怕失敗,努力步向成功的狼,是不是很值得孩子們學習?

同樣把狼的傳統兇殘形象顛覆得淋漓盡至的,是法國著名的兒童圖書創作者Mario Ramos。他有三本關於狼的著作:《豬國裡的狼》、《我是最厲害的大野狼》,和《我是最漂亮的大野狼》,試圖讓孩子們對狼的性格有全新的詮釋。例如《豬國裡的狼》,就是一個關於學校和友情的故事。小豬學校裡,新來了一位叫路易的狼同學。路易害羞膽怯,性格溫馴得像一隻綿羊。小豬方方則是一個大膽而又熱情的孩子,對狼也沒有太多偏見,很快便和路易成了好朋友。後來,路易連續幾天都沒有上學,方方決定去路易家去探望,卻在探望過程中,發現了路易缺課的秘密 原來他每天回校的途上都會被三隻大豬欺負,嚇得他不敢再上學。故事發展下去,當然是方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趕跑了三隻壞蛋豬。透過一個容易讓孩子們代入的故事背景, Ramos讓孩子們知道狼在一個處處都是豬的世界裡,原來也會感到孤單和恐懼;而看似善良的豬,也會嘲弄和欺負狼。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並不是千篇一律的。

日本著名繪本及童話作家木村裕一的代表作《翡翠森林 狼和羊》更大膽顛覆了傳統童話中狼與羊勢不兩立的地位,敘述了不同種族間亦有同情、友愛、和平。此繪本套共四冊:第一冊《暴風雨之夜》、第二冊《迷霧蒙蒙》、第三冊《暴風雪的明天》、第四冊《月圓之夜》。故事亦於2005年拍成動畫電影,當年在香港也掀起一陣熱潮。



《翡翠森林》講述一頭羊和一匹狼在一個暴風雨之夜在山中小屋避雨相遇。因為漆黑一片,一直互相勉勵,大半夜都沒有察覺對方的真正身份,只覺大家性格相投,還相約隔天一起去野餐。然而,黑夜過去,當大家在白天面對面看到對方真正身份時,頓時大吃一驚。究竟狼和羊能否成為朋友?他們在上山頂途中,狼的內心多番掙扎,美味可口的午餐就在眼前,他能把友情擺在更前嗎?故事感動人心之處,就是到最後狼為了保住這份珍貴的友情與和平共處的承諾,背棄自己的部族,犧牲自己。

提及過的故事都各有它們的寓意,讓爸媽老師與孩子有很多討論和分享的空間。但我比較喜歡跟孩子討論狼的定型標籤。我的老二今年十二歲,是一個動物痴,除了養鼠類小動物外,他最喜愛的竟然是狼和虎等此類食肉捕獵類動物。他常說人不應以貌取人,更不該單憑一些行為便把人定型。比方說,他就常為狼抱不平,認為人類實在太有偏見。

那麼,他欣賞狼的甚麼地方呢?第一,狼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在50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很多動物經已滅絕,狼卻能成功存活下來,也不被馴服。第二,忠誠盡責。狼的家庭是一個核心家庭,由雄性狼、雌性狼和牠們的後代組成,過著群居生活。公狼會在母狼懷孕後,一直保護母狼,直到小狼有獨立能力,才會堅決離開牠。三,團結一心。狼是動物界中最有組織及規律性。牠們的家族地位分明,各忠於自己的職守;牠們共同狩獵,同伴若有受傷,絕不會棄牠而去,獨自逃走。

老二有如此的見地,也許跟他小時候常被別人標籤有關。他多言好動的性格,常被別人扣上帽子,甚麼「曳仔」、「麻煩製造者」等稱號跟著他多年,總之一有問題出現,無論跟他有沒有關係,都會被千夫所指,他的善良可愛似乎都不大會有人記起。其實,學校真的是社會的縮影,教育局推行融合教育後把不同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如溝通障礙、多動症、自閉症等的小孩都放進一般的學校。「融」是「融」了,可是支持讓孩子們「合」起來的資源呢?又有沒有盡力把標籤、定型從孩子間和家長間剔除呢?鄰居中有一位自閉傾向的男孩子,他會不期然大叫,甚至踢人推人,做出一些奇異的行為,看上去一點也不好惹,就像傳統形象中的狼一樣,叫人生怕。然而,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們很多時都因為他們的行為而被人誤解、標籤,底子裡其實都是一個個善良的乖孩子。爸媽們,你會讓你的寶貝跟他們玩嗎?

今次跟大家分享的狼故事是很好的教育料子,讓孩子們知道自己身旁也有很多自己不敢或不想接近,但其實很孤單、善良的「狼」。就像欣賞狼的另一面一樣,我們也要多了解身邊有特殊需要的朋友們,鼓勵孩子們為這世界製造更多的和諧和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