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故事書替代教科書

明報「童悅讀」11月22日

在傳統教育下長大的父母及老師,對於以故事書作為教科書有何感覺?

Dr. Stephen Krashen是美國知名的第二語言學習研究者,其著作《閱讀的力量》中列舉多項研究結果,闡明「自由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對增進字彙、文法、寫作、口語、聽力等能力都有正面的效果,其效果比傳統教學方式更好。Dr. Krashen發現,只要是持續的閱讀,拼字、文法、字彙都是可以不教而懂的。

回想三個兒子的英語能力,也是從自由閱讀中培養得來的:我每天必定與他們閱讀英語故事,他們小三、小四時的英語能力在班中已非常突出,所以我認同在學校英語課加插大量閱讀時間。然而,實際上,香港有多少間小學的英語課是以閱讀為重?又有多少間學校會有「以故事替代教科書」的膽量?

其實,教育局在推動以閱讀為英語學習根基花了很大的努力。早在2004年,課程發展處已研製名為「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Reading(簡稱PLP-R)」的計劃,並在約100間小學為初小學生推行。透過一系列本土原創故事,孩子可接觸不同文體和故事情節。在課堂上,老師以分享閱讀的方法讓孩子建立對英語故事的喜好,增強朗讀的自信心。數年後,計劃更添了寫作部分,讓孩子透過協作學習,嘗試仿作及創意寫作。至於小四至小六,課程發展處已開始了伸延課程,現正在十多間學校試行。

教育局能這樣前瞻性地推行閱讀為主的教學課程,實令人鼓舞(詳情可於教育局網站下載,在主頁「搜尋」鍵入「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s」)。不過,欣慰之餘也擔心,因為PLP-R/W(Reading and Writing)只用去課程的一半時間,那剩餘的一半時間,學校會怎麼善用呢?

有部份學校正採用另外兩套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課程。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早於1999年始便在小學推行以故事為本的「英語教學計劃」。計劃分初小(IELP) 及高小(LLELP)兩階段,課程特點是以不同的教材照顧個別學習差異的學生。另一套是由青田教育設計的「陽光英語綜合教學法」,小一及小二用Magic Box小故事系列,小三至小六則用自行編製的「Ready to Go English Text Types」,材料選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故事。課程的其中一個特點,是要求孩子每天聆聽故事後要朗讀故事作家課。





此三個課程跟Dr. Krashen倡議的「自由閱讀」法當然不同,但如果學校是以閱讀為英語學習的根基,大可採用這類課程,再附加每天的默讀時段,讓孩子自由閱讀,為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奠下良好基礎,相信效果也異曲同工。





Book Info:
書名: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作者:Stephen D. Krashen
出版:心理出版社
內容:作者以此書提倡「自由自主閱讀」,從學術研究結果中展示閱讀與增進語文程度(書中所謂的「識字力」)的關係。全書分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引證「自由自主閱讀」,可全方位提升識字力;第二部分提供提升閱讀興趣的因素;第三部分則探討閱讀與寫作能力、看電視,及學習第二語言之間的關係。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爸媽們,來做孩子閱讀的最佳嚮導!

明報「童悅讀」11月15日




所有孩子都愛「聽」故事,大部份孩子還可以安靜地聽父母老師說十分鐘長的故事;但要孩子愛「閱讀」,自己拿著圖書閱讀故事,就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從聽故事到閱讀故事,父母無疑是孩子最合適的引導人,然而,父母也要先吸引孩子對故事書的興趣,才可跟孩子進行導讀。


怎樣才能吸引到孩子對一本英文故事書產生興趣?年紀小的孩子較容易入手,但若孩子已到二、三年級,且抗拒閱讀英文的故事書,爸媽就要加多一點耐性和創意,才能成功引導孩子喜愛英文書。

首先,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及閱讀能力挑選故事書。然後爸媽可以用不同的點子讓孩子對故事書產生興趣。就以”A Cat For Tom” (《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 下詳 )這本故事書為例,爸媽可以利用封面問孩子:「那個男孩子是在扮甚麼動物?」「我很怕貓的,你呢?」「為甚麼有些人喜歡養貓作寵物呢?」「我記得有一套音樂劇叫”Cats” ,十多個演員都扮成貓模樣在舞台上唱歌跳舞,你會想看嗎?」等等。孩子的回應不論長短,爸媽都要嘗試把孩子的注意力帶到故事書,還可以請孩子猜想封面上的Tom是想要一隻真貓,還是想當一個貓演員。






除了提問,爸媽亦可以放輕鬆一點,跟孩子玩玩扮動物或動物叫聲遊戲。七、八歲的孩子還是很天真活潑的,假如爸媽跟孩子一樣投入遊戲的話,他們定會興高彩烈地跟你玩個不亦樂乎的。






當孩子對故事的興趣被勾起了,爸媽便可朗讀故事內容。有些孩子比較喜歡看圖畫,爸媽就可先和孩子從頭到尾把圖畫看一次,讓孩子對故事內容有點認識及期盼才開始朗讀。很多爸媽都煩憂地訴說朗讀英語的困難,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準,影響孩子的學習。但我們要謹記,父母不是孩子的英文老師,父母跟孩子一起讀故事,目的不是要教孩子英語,而是參與一個親子的活動,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當然,若能添加一個學習效能,就最好不過了。所以,我亦一直都鼓勵及推介附有CD的英文故事書,效益一舉三得 — 親子、享受閱讀樂趣、聆聽地道英語發音。這對不諳英語的爸媽們更為重要。


近日到香港中央圖書館逛逛,看到滿滿的書架都是色彩繽紛的故事書,真的歡喜若狂;但當我嘗試尋找附有CD的英文圖書時,就發覺困難重重了。第一,現時的電腦程式沒有這個CD項目的搜尋支援方法,不能利用圖書電腦目錄搜尋。第二,單用肉眼也不可能找到附有CD的圖書,因為書背上沒有任何顏色貼紙以作識認,讀者必須逐本書拿出來,在封面上查看有沒有貼上「本書附有附件」的貼紙才能知道,簡直就像是大海撈針。問問圖書館助理,才得悉有一冊職員用的分類本,把附有附件的書籍詳列。讀者需要抄下書號,再到書架尋書。奇怪的是沙田圖書館的安排又不同,那裡沒有那分類本,反而附有附件的書均在書背上貼上橙色貼紙,方便讀者尋書。原來每所圖書館的做法都不一樣。爸媽們,下次到公共圖書館時,請問問管理員如何才能找到附有CD的讀書。我亦盼望公共圖書館能增加附有CD的英文故事書量,現有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如果能加設一個附有附件書籍的區域,就更能幫助爸媽們培養孩子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Book Info:


叢書名稱:《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閱讀》 “Cambridge Storybooks”






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及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售價: 第一級別: ¥50
第二級別: ¥79
第三級別: ¥83
第四級別: ¥89


內容: 這叢書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編寫,共分四個級別。每個級別都包含18本故事書,一本教師/親子指南及一張MP3光盤。除了貼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外,到第三、四級還加插了戲劇讀本。第一、二級別較適合幼稚園及小一孩子,小二、小三孩子可試讀第三、四級別。每級別書目可到新東方圖書網(www.dogwood.com.cn)查看。


注意:些叢書只可在中國買到。如要購買,可到深圳書城,或於網上購買。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小六評估擬簡化 隔年考核

很高興看到教育局開始回應TSA問題,不過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好讓我們的孩子們 -- 香港的孩子們 -- 將來能在一個合理的環境下學習。不單是小六TSA,而是整個TSA制度都必須全面撿討。


******************************************************
2011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小六生下學期須應付呈分試、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及Pre-S1(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壓力沉重。教育局表示,檢討小六考核小組剛在上月底開始,就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建議提交教育局長。據悉,教育局接納最快今年起容許TSA、Pre-S1兩試由每年考核改為隔年考核,本港現時約有6萬名小六生,明年6月極大機會毋須應考TSA考試。


教育局發言人補充,檢討小組委員現正整理改善小六考核安排的意見,再交由教育局長孫明揚審批,以找出平衡提升學教成效和減輕學生壓力的方案。


明年6月勢毋須考TSA


當局自2004年起引入TSA,令忙於升中呈分試的小六生百上加斤。津小議會、資小校長會、教育評議會、小學教育領導學會及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今年初組成「五會」,聯署要求當局取消小六TSA,更不排除發動會員校「罷考」,杯葛明年6月舉行的TSA考試。


本報獲悉,由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領導的「小六考核工作小組」,於最近一次會議終說服學界,接納當局提議的「隔年考核」方案,即於本學年暫停TSA考試、保留Pre-S1試,並於來年復辦TSA、停辦Pre-S1,如此類推,推行至2014/15學年。


兩試合併恐產「考試怪物」


消息人士分析指出,學界本有意提議當局將兩試合併,但擔心會製造出另一批「考試怪物」,故打消念頭。經當局解說後,與會者已認同「隔年考核」是現時最可行、影響最小的做法,他說:「這樣做可即時紓緩小六生壓力,又可給予局方、學界數年時間『透氣』,有利進一步就小六考核問題,達到共識。」


明報記者 周婷

聽好了,聽夠了,才會說

明報「童悅讀」11月8日


「聆」—「令」有美好的意思。
「聽」—「聽」的右邊是「德」字的省略,有品行美好的意思。「」是指聖人。
「聆聽」—用耳朵傾聽美好的音樂和言語,讓自己的行為也能夠像聖人一樣好。


學習語言,不論是母語或外語,都是從聆聽開始。孩子用耳朵不斷吸收大人的說話,就像海綿一樣,儲藏在腦袋裡,一直在聽、在吸、在儲,直至他感覺「夠」了,那些話就會自然地「滲」出來。我曾有一位朋友帶著五歲的女兒到英國修讀課程。女兒每天都上當地的幼兒園,放學後就到公園跟其他孩子玩滑梯、捉迷藏。朋友起初很擔心,因為女兒一直都一聲不發,幼兒園的老師也說她從不跟別人用言語溝通,只是默默地跟著其他小朋友。但六個月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女兒有一天突然主動跟同學談話,一出口就是整句句子。可見足夠的聆聽機會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語環境」。


雖然香港是一個國際都市,但實際上我們的孩子是生活在一個單語的環境。除了學校的英文課外,孩子們可接觸到英語的機會其實很少。既然我們知道「多聽才會說」這個事實,爸媽們也就要親手製造一個讓孩子可多聆聽的英語環境。懂英語的爸媽們當然可跟孩子說說生活英語,但要讓孩子接觸到豐富的語境和詞彙,和準確的發音,還得每天和孩子一起聆聽英語故事。孩子愈大,愈需要恃續的聆聽以建立加碼的自信心,才會開口說英語。






在香港的書局並不容易找到附有CD的英語圖書,選擇也不太多。台灣在這方面則比香港做得好。民間出版商近年對聆聽重要性的感知度比較強,不少出版商都跟外國出版商合作,或自家制作英語CD圖書。本年書展我就在東西圖書攤位找到「Easy-To-Read」英文故事易讀系列,共有三個程度供選擇。


這系列圖書還附有AVCD,內含動畫VCD部份和CD部份。VCD部份內除了故事動畫外,還有故事摘要和人偶共演的故事表演。我覺得此部份很適合老師以此作為引子,吸引孩子閱讀故事書。我最欣賞的就是故事書後部份專門設計給父母老師們的讀後討論和伸延活動的好點子。如在中階的”The Bookstore Ghost” 「鬧鬼書店」,故事的主角布朗先生很喜歡談鬼的書籍,所以後來開了家書店,專門賣有關鬼的書,也在店中養自己喜歡的寵物 —貓;書中的貓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牠不像一般的貓喜歡魚,牠喜歡老鼠。編輯就建議父母老師們跟孩子討論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做一本”I Like” 的小書,讓孩子寫出、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另外的小點子還有設計鬼屋教室,鬼屋小把戲等。


對百忙的父母和老師來說,這些伸延學習參考實在是寶貴資源。請爸爸媽媽謹記,良好的英語能力是要每天一點一滴滾存下來的。所以,每天持之以恆陪伴孩子聆聽,觀看,開口朗讀十分鐘,讓孩子把聽英語故事變成習慣,他們便會自自然地喜歡上英語了。




Book Info:


書名: Easy-To-Read英文故事易讀系列(Level 1, 2, 3)
出版: 東西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此系列故事書分三個階級。初階有15本故事,中階有12本,高階有10本。初階故事的句型相對簡單,字彙亦有重覆,還配有軋型紙偶供父母跟孩子做角色扮演,演出故事小劇場。程度較適合幼稚園生。中階及高階的故事篇幅較長,適合初小孩子。


讀者可到東西圖書網站查閱各階級的故事內容:www.magnu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