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明報Happy PaMa「讀樂樂」

20149月23日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孩子的性格行為表現,究竟有多少是天生使然,還是後天的環境培育而來的?為什麼有些孩子非常信任別人,而有些則對人處處猜度?

書中的男孩子Albert就是對人百分百信任。朋友跟他說的話,他從不懷疑,完完全全相信是真話。這就是孩子天真的本性啊!但他的同學Sid卻抓着他的天真當傻瓜,天天跟他信誓旦旦地說着校長和老師們的「秘密」——體育老師是個背棄教會,逃離獨身生活的修士,校長有六位太太。一聽起來就知荒謬可笑,但Albert卻把所有聽進耳裏,回家還跟媽媽分享。

有一次,Sid又跟Albert吹噓,說校長室內有一部令彈珠子粉身碎骨的機器。那一陣子,孩子們興起了一股彈彈珠子風,很多同學都帶備心愛的彈珠子到校比試。校方明白孩子的喜好,沒有禁止比試,只是規定不能在班房進行此活動。大家都可估計到故事的發展了,Albert忍受不了彈彈珠的誘惑,在班房和同學比試期間被老師捉個正着,所有彈珠子立刻充公。想到自己心愛的彈珠子將被粉身碎骨,Albert悲從中來,擁着媽媽嚎哭。
   
如果你是Albert的媽媽,你會怎樣處理呢?你會不會像Albert媽媽一樣,拉着Albert,衝到校長室,為Albert抱不平?媽媽完全相信Albert所說的一切,你對孩子又有多少信任?你希望你的孩子像純真的Albert,還是滿口謊言的Sid
   
大家不妨在網上找找Dorothy Law Noth的一首詩「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其中的七句這樣說﹕
   
    成長在忍讓中的孩子,他學會堅忍;
    成長在激勵中的孩子,他學會信心;
    成長在讚美中的孩子,他學會感激;
    成長在公平中的孩子,他學會正義;
    成長在安定中的孩子,他學會信任;
    成長在讚許中的孩子,他學會自愛;
    成長在接納和友誼中的孩子,他學會世界中追尋愛心。

孩子的成長環境一半在家庭,一半在學校。當爸媽們千辛萬苦地為孩子締造一個正向教育的家庭環境時,有沒有想過學校的學習環境又是怎麼樣呢?香港有一群家長現正大聲疾呼,希望大家齊來反思,教育為的是什麼?他們將於101112日,於香港大學舉辦教育大同論壇「教育有選擇」。他們請來海外及本地學者、教育有心人跟大家探討,為何而學?如何去學?在第二天的論壇有極力主張以故事書來學習語文的Dr. Stephen Krashen,很期待他的中國經驗分享。網站www.ediversity.org有詳盡介紹,大家不容錯過這齊齊學習的機會。


書名﹕The Marble Crusher
作者﹕Michael Morpurgo
出版社﹕Egmon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