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周綺薇《推土機前種花》

周老師是我家老二的小一班主任,一直以大愛和包容來看顧他(和他的同學們)的成長,可惜在主流教育制度下她的教學方式只能是不可持續發展。近年她致力地區保育運動,《推土機前種花》把她和深水埗的街坊們在巿區重建的推土機面前發生的故事記錄下來。
 




《推土機前種花》
作者:周綺薇
出版:Mccm Creations

簡介

舊區要重建,政府說目標是改善居民生活,會用以人為本的方式進行,議會通過重建計劃。在深水埗的興華街、青山道、元州街上,一群將被清拆的唐樓,自此被統稱為K20-23項目。
唐樓的年老居民犯了法,罪名是不肯依期遷出,「非法霸佔官地」。在推土機和舊樓磚牆之間,這群各有名字、各有故事的人,都叫做街坊;街坊有話想說,有沒有人要聽﹖
《推土機前種花》是一頁一頁的口述歷史。區內古老店鋪的老闆細說的故事,既不可替代,亦無從複製,在在反映地道的生命力、創造力。作者並試圖從另一角度來看巿區重建:舊社區為何及如何嘗試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周綺薇,深水埗街坊,是溝通及講故事的能手。畢業於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現於小學任教。三年多,一直跟深水埗受重建影響的街坊一起快樂地爭取,尋求協作方案。間中參與藝術中心的「傳說我城」活動,分享城市生活中的點滴傳奇。

***************************************************************************


深水埗舊區 紙上復生
蘋果日報 20110723


【本報訊】城市急速發展,但仍有很多人努力維護遭摒棄的舊區,書展新書《推土機前種花》,是深水埗舊區居民的「抗拆記」;《清苗上河圖》則是菜園村居民的生活縮影,雖然兩群居民最終均家園失守,但記錄下來的故事,像種子般埋在讀者心裏,日後對清拆事件多一份關懷與支持。

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客座講師周綺薇在深水埗成長,當政府 2004年要重建福榮街、元州街等地方時,她決定呼籲居民抗爭。居民以藝術手法抗拆,在舖前掛上繪畫自己生活的漫畫,又在街上以彩色膠紙貼出「鮮花朵朵」,可惜推土機仍然壓過來。
她決不讓街坊無聲無息地湮沒在城市發展歷史中,遂寫下由 mccm creations出版的《推土機前種花》,書中人物梁葵婆婆,隨街搭木只為建神樓供奉菩薩像,「觀音娘娘被遺棄街頭,太不敬了」。可惜尊敬之心並非人皆有之,婆婆天台屋遭強拆。還有黃姑娘堅決捍衞的天台屋,原來是她與 10個媽姐(音馬姐)姊妹購入的姑婆屋,「佢哋唔使簽約,影張合照就係約」。姊妹分別去世,黃姑娘守承諾看顧小屋,但終敵不過官字兩個口,離去當日只搬走自己的物件,「 11個人分 11份,她們的,我會留下來」。
此外, Kubrick出版的《青苗上河圖》,是周綺薇與學院師生合製的卷畫,描畫了菜園村等石崗鄉村人物景貌,曾公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