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不做怪獸家長﹕「非典」港爸港媽奮鬥記(上)

不做怪獸家長﹕「非典」港爸港媽奮鬥記(上)
明報  2011710日星期日
趙永佳 何美儀

  【明報專訊】每年到了六月都會有不少家長過着寢食難安的日子,因為又是小一及中學派位結果公布的時候。今年我們在老三的小學與家教會的其他家長一起「迎新」,為明年入學的新生家長舉辦諮詢活動。我家老三今年小二,老大、老二已中二、小六,看到那些新生家長就令我們不禁想起我們為家中三名港孩的「奮鬥」過程。雖然我們還不算是已經「上岸」,但回想起來,在香港,要當個合格的「港爸、港媽」真不容易。其中,為了替這三個孩子找適合的學校,我們這十年來(由老大四歲開始算起吧),實是吃了不少苦頭。直到現在,我倆依然不時反思究竟有沒有做錯。錯在哪裏?可能是希望為他們找一條在主流以外的「非典型」教育路吧!?

我們兩人,一個在中學教了多年英語,經歷了Band 5Band 1不同水平的學校;另一個則在本地大學授業多年,但同樣目睹我們的教育制度對孩子們所作的「傷害」。自己有孩子之後,就下定決心,要讓他們能享受一個真正的童年,不要被分數、測驗、作業、考試剝奪他們應該享受的成長經驗。大概和少數中產港爸港媽一樣,自己在主流考試地獄中爬出來成為「勝利者」,有過一些體會,就明白並不是非要孩子跟從自己以前走過的道路不可(當然更多家長是決心要令自家孩子和自己一樣成為勝利者)。現在我們好像有了選擇的機會,於是希望讓他們選擇一條不一樣的成長路。

儘管我們的目標很明確,但當時卻不知道具體上該怎樣做,只能「摸着石頭過河」,逐步嘗試。家庭教育我們自有一套做法,可是最困難的還是要找到適合孩子們的學校。最近報章上有專題提醒家長選擇學校前必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性和能力。不過,相信對很多家長來說,了解孩子也許尚算容易,要找到「適合」的學校卻肯定是難關。家長只能在現有的學校中去選擇,但要知道我們這類非典型「小眾」家長,對主流學校的影響微乎其微。

官津校都是成績主義

在香港,學校的同質化非常明顯,一般的官立和津貼學校都是成績主義,沒有多大分別,每家表面看來都是面目模糊,真不知道如何選起。我們又並不看重一般在家長討論區會出現的選校指標——有多少派到英中、Band 1等等。最要命的還是很多學校雖然都宣傳愉快學習,但當我們找個該校家長一問,卻發現原來每天有「八大件」家課,抄書、默書一大籮,完全不是那回事。還記得有一次到某區內有名的直資小學面試,校長落力宣傳他們的老師隊伍中有多位博士,學術水平甚高云云,我們聽起來啼笑皆非,結果落荒而逃。至於強調「多元發展」的學校,說穿了也只不過是除了成績以外,還要求同學們能文能武,在體育和音樂等課外活動都要有出色表現罷了。換言之,從小開始,在主流學校的孩子們就要在各種各樣的要求下互相競爭,但這種生活可不是我們希望為我的孩子們選擇的成長路。即使如此,家長在選學校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顧慮。如老大的中文很弱,但我們又怕把他放到國際學校就會變成對中文一竅不通的「半唐番」(親友中大不乏人),所以打消了這念頭,不敢太早就把老大放在國際學校。

怕放到國際學校變「半唐番」

話說老大自小就比其他小孩學習得慢一點,到了三歲還不太會說話,又有輕微口吃毛病,我們固然沒有把他放在精英幼稚園,偏偏在一所強調愉快學習的地方,他的老師卻很曖昧地「暗示」他是不是有言語障礙,把我們嚇得把老大帶去做了不少測試。此外,我們希望家中外傭能融入我們當中,因此家裏以英語為主,他的中文就自然及不上其他同學。我們倒沒有所謂,不過老大的中文課業卻吃了不少苦頭。

到了要選小學的時候,我們當然不敢往主流走,而是往私校和直資學校裏找。那時我們還很天真的以為學校之間總有理念的分別,直資或私校因為沒有了資助制度的掣肘,還是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成長環境,於是找了一家標榜「愛心教育」的私立小學,也過了一個愉快的小一。到了小二,噩夢很快就來了,中文科老師不斷投訴他的中文太差。

「同學都沒問題 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做不到?」

有一天——才不過是開課不久的十月——中文老師在他的作文家課中打了一個「全版」的「大交叉」及加上一個簡單得令孩子看到就害怕的評語﹕「重做!」。老媽很緊張,因為我們明明已跟校方及老師打過招呼,交代過他的中文水平比其他同學略低。事後她也跑去跟老師溝通。老媽的人際關係技巧高超,自然不是「怪獸家長」式的溝通,她是真心希望老師理解包容,我們也強調我們知道他的中文較差是他自身問題,不會怪到學校頭上。可是,那位老師最後一句「不過,其他同學都沒有問題,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做不到?」卻令平常溫柔的老媽怒不可遏,立即決定轉校!老爸見狀嚇呆了,但明白她是因為心痛要老大在這樣的老師下面生活。她坐言起行,到處打聽有什麼學校可以考慮。這次我們學乖了,向身邊的朋友打聽他們的孩子入讀哪家學校,再請他們分享他們的親身經驗。最後她選了一家標榜培養多元智能、小班活動教學、注重閱讀而管教相對「寬鬆」的直資中文學校,最吸引的是他們的英語環境也不俗(有幾位外籍英語老師),所以我們想對老大來說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老大在十一月轉到新學校,開始時確是不錯。他喜歡踢足球,而學校每星期也有兩天的下午會舉辦一些多元智能的興趣班,碰巧他的外籍英語老師正是他的足球班老師,所以他的小二過得非常愉快。到了小三,他加入足球隊,在大部分是小五、六學生的校隊擔任正選,找到了久違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他在學習上雖然不算聰明,卻很用功,中文也在我們的支援下大概能勉強追到班上的末段水平。

奈何好景不常,到了小五,雖然學校為一條龍升中制,不需要為「呈分試」或「系統評核」操心,但學校為了要突顯同學們成績優異,開始「催谷」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比賽和考試。我們從升到中學部的學生家長口中知道學校只會變本加厲,例如要還是中二、中三的尖子同學參加GCSE(英國的中五會考);而到了小四、五,學校的課程逐漸變成考試、成績導向;課堂教學也變得單向沉悶;小五的英語課大部分時間就是用來操練學校要他們報考的校外英語試。我們聽到這兒,就知道此地不宜久留。雖然我們覺得學校沒有錯,大部分的家長亦很接受這些「催谷」,學校也成為了區內的名校,每年小一收生已是十五選一;但我們自知老大的資質有限,在這種高壓、「適者生存」的環境是不可能有生存機會,只會成為其他同學的「墊腳石」。結果,我家的「孟母」決定「三遷」,在小五暑假就把老大轉到一家國際學校就讀。這所學校標榜的是一星期五節的中文課,所以我們希望老大的中文也不至荒廢。一般國際學校小學比本地學校早一年開始,所以我們的小六就等於他們的中一,念完小五轉校比較理想。

選校勿只問初小家長意見

老大的經驗教訓我們初小往往是蜜月期,有些學校可能會由小一就開始「催谷」,但還是有學校在小一能愉快學習,只不過到了小二、小三就開始原形畢露。所以港爸、港媽們選擇學校,千萬不要只詢問初小家長意見,小三以上才會見真章!我們也充分體會到,在香港這個教育制度中,學校無論起初抱有什麼教育理念,在主流社會、市場、家長的多重壓力衝擊下終會有失守的一天。

主流學校一個更加嚴重的死穴是照顧學習能力差異。我們有時也會羨慕朋友的小孩在傳統名校如魚得水,但我們始終相信不同孩子智愚有別,每個人的成長速度也會不同,因此老大的成長也教會了我們,學習是十多年的馬拉松比賽——一次默書、一個考試不會決定孩子的一生。我們在老大小一、小二的時候曾非常害怕他的中文不足以應付本地學校的要求,但到了小五,他的中文已達到班上中游水平。英語小說不在話下,連中文方面,他也會在漫畫以外,開始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小學時期他看台灣的小學校園故事,上了中學,他在老爸的介紹下,開始看日本的輕小說。這和有些在小學已經是在看金庸和其他經典小說的孩子當然不能相比,但我們着眼的是他和自己相比有沒有進步,而不是和鄰家孩子比較。要知道老大剛上小學時中文是一竅不通的,到了小六已能以中文應付課程需要,並且能欣賞中文讀物,光是這兩點我們覺得已經「達標」。他現在的成績只屬中游,但他卻是一個能主動學習,會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好孩子,老爸就更為他在球場上積極進取而又有團隊意識而欣慰。當一個非主流港爸港媽,前提條件當然是要有耐性,能抗拒把自家孩子和別家孩子比較,並為他們的「緩慢」進步而告慰。千萬不要怕輸在起跑線上!

老二的經歷更加曲折,但多虧了他,我們才能體驗到真正的非主流小學教育,我們在下星期再和大家分享他的遭遇。

編輯 劉逸芝